已知ad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上的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8 14:54:24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40cm,ad为底边上的高,三角形abd的周长为30cm,求ad的长.

AD把等腰三角形ABC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公共边是AD所以AD=(30+30-40)÷2=10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长BC=20,D是AB上的点.且CD=16,AD=1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设底边中点为E,连接AE,则三角形AED为直角三角形,ED=6根据勾股定理,AE=(12^2-6^2)^0.5=108^0.5=3*12^0.5三角形ABC面积=0.5*20*3*12^0.5=30*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周长为50,ad是底边上的高,三角形abd周长为40,求ad长.

设腰长为x底边长为y则周长C=2x+y=50①设底边上的高为h则abd的周长为c=x+(y/2)+h=40②将②式×2:2x+y+2h=80③用③-①则有2h=30则h=15

已知,如图,△ABC和△DBC都是等腰三角形,BC是公共底边,试说明AD平分∠BAC

AB=AC,BD=CD,而AD共用,则△ABD≌△ACD;则∠BAD=∠CAD;AD是△ABC的顶角平分线;根据三角形三线合一,AD也是△ABC的中线;即AD平分∠BAC//同样的道理;将AD延长至与

如图,已知AD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上的高,且sin∠B=3/5,AC上有一点E,满足AE:CE=2:3,求tan∠AD

因为,sin∠B=3/5所以,设AD=3、BD=4、AB=5因为△ABC为等腰三角形所以,AC=5、CD=4又,AE:CE=2:3所以,AE=2、CE=3从E点向BC边做垂线,交CD于点F因为,AD为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是40cm,AD为底边上的高,三角形ABD的周长为30cm,则AD的长为多少

设腰AB=AC=XBC=40-2XBD=1/2BC=20-XABD的周长为30cmAD=30-AB-BD=30-X-(20-X)=10

等腰三角形ABC的腰AB与底边BC的比是5:6,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08平方厘米,求三角形ABC底边上的高AD

设AB长为5M,BC长为6M,由勾股定理得AD长为4M,6M乘以4M除以2等以108,得M等以3,AD就为4乘3,为12

1.已知AD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上的高,AD与底边BC的比是2:3,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12cm^2,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再答:可是我算下16了再问:嗯再问:答案错了再答:还有可能再答:很有再问:三Q

如图,AD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的高,DE平行AB,交AC于点E,判断△ADE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因为AD是角分线所以角BAD=角CAD因为AB//DE所以角BAD=角ADE所以,角角CAD=角ADE所以AE=DE所以△ADE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AD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的高,DE平行AB,交AC于点E,判断△ABC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你应该是要问△EDC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吧若是的话详解如下:因为DE平行AB,故角EDC=角B.又因为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所以角B=角C,所以角EDC=角C,所以△EDC为等腰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已知sinA:sinB=1:2,底边BC=10,则△ABC的周长是?

由正弦定理BC/sinA=AC/sinB所以sinA:sinB=BC:AC=1:2所以AC=20显然BC不能作为腰(BC+AB=20=AC)所以AC为腰周长=10+20+20=50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面积是5,底边上的高AD是根号5,求它的周长

底边:5×2÷根号5=2×根号5.  底边的一半和高相等,说明这是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运用勾股定理,(2×根号5)²÷2=10,它的腰的长度就是根号10.周长:2×根

如图,已知P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一点

以BC中点为坐标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AD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设C(a,0)所以B(-a,0)A(0,b)设P(x,0)AC方程bx+ay=abAB方程-bx+ay=ab然后把P到AC和AB的距

如图,AD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中线,且AD=BD=CD求证:△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中线,则AD垂直平分BC,∠ADB=∠ADC=90°,且AD=BD=CD,∠BAD=∠ABD=(180°-∠ADB)/2=(180°-90°)/2=45°,同理∠CA

三角形的勾股定理问题如图: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腰长:5,底边长8,连接AD,使AD垂直腰,求BD长度?(不用函数,不

过点A作AG垂直BC则BG=4(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所以AG=3(勾股定理)设BD=x则DG=BD-BG=x-4AD²=DG×BD(射影定理)所以AD²=4(x-4)AB²

已知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且周长是16AD是底边BC的中线AD比AB=2比3且三角形 的周长是12求AD长及三

因为:△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D是底边BC的中线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因为:AD:AB=2:3.所以:可设AD=2X,AB=3X,则:BD=√5X,BC=2√5X因为:△ABC的周长是16所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