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的示,物体A重200N,物体B重50N,此时物体B匀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5:42:21
如图10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每个物体重G=10N,设两物体与

这个要分别对A.B受力分析,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因为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就约等于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于接触面的压力和摩擦因素有关,而这2个因素在题中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摩擦力只能增加到

如图所下,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物体B的重力()N.

分析:设物体B重为GB,∵B静止,∴绳中张力T=GB,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T+G动,即25N=2×GB+1N.故物体B重:GB=12N 再问:。。。。这是初中物理。再答:B重12N。理由:因为测

如图,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25N,则B重力为?(详解)

121.首先除掉滑轮的重,这样示数为24N,因为测力计接的是定滑轮,所以两根绳子平分了测力计的示数,再加上B没有与地面接触,所以B的重力为12N2.这里若说的明白点,应为A和B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为24牛

.如图,滑轮组牵引重为100N的物体,当A以0.2m/s的速度移动了2s时,A受到的f为物重的0.4倍,拉力为30N,则

S=0.2*2=0.4mW总=F*S总=30*2*0.4=24JW有用=f*S=0.4*100*0.4=16J效率=W有用/W总=66.7%F的功率=F*V=30*2*0.2=12

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则物体B的重为N.

隔离B分析:因为B静止,则受力平衡即B受重力和A对B拉力大小相等再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牛顿第三定律)B拉A的力和A拉B的力大小相等,分析各个力都是12N

一道初三滑轮方面的物理题: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求物体B重?

12N1.首先除掉滑轮的重,这样示数为24N,因为测力计接的是定滑轮,所以两根绳子平分了测力计的示数,再加上B没有与地面接触,所以B的重力为12N2.这里若说的明白点,应为A和B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为24

如图,静止在水平位置上的物体A重30N,滑轮另一端有物体B,滑轮重1N,弹簧测力计示数25N,B的重力为( )

B的重力为12NA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滑轮重+绳子拉力T*225=1+2T绳子拉力T=12NB的重力=T=12N

用如下图所示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A,物体重8N,在5N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竖直运动,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5N,求:(1)

答:(1)易得:F=(G物+G动-F浮)/2即2F=8+5-F浮∴F浮=3N(2)设物块A运动了距离S,则F作用的绳子运动了2S的距离∴W有=(G物-F浮)·S=5SW总=F·2S=10S∴η=W有/

11、如图,物体A重50N,物体B重30N,每个滑轮重10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所以绳子拉A的力就是(B+动滑轮)g×1/3=40/3N这就是F2的大小,又因为W=FSP=W/T所以两式代换得到新式P=Fvs/t=v(速度公式)W=PT=FvT=40

如图16-6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动滑轮重20N,要使重力为180N的物体A匀速向上运动,问:

1、左绳拉力=重物弹簧测力计=左绳拉力+重物+滑轮=380N2、A上升1米则弹簧测力计上升0.5米这问你可以把图到过来看.

如图,A物重100N,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则A物体

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拉力等于摩擦力的2倍,为20N;F的移动速度为A移动速度的一半,为0.25m/s;所以拉力F的功率为P=FV=20N×0.25m/s=5W.故答案为:10

如图A-3所示,摩擦及绳子、滑轮的质量不计,物体A重4N,物体B重1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C解析:B的重力<A的重力,所以,A仍然静止,绳子上拉力与B重相等,为1N,两股向下,故测力计示数为2N,即C正确;D错误.A静止合力为0,B错误;A受B拉力1N,重力4N,所以,支持力为3N

一道物理题(要分析)如图,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的读数是25N,则物体B重是多少N

滑轮1N,弹簧秤读书25,所以绳子的拉力是24N,因为左右两段绳子拉力相等,所以都是12N,B重12N

.如图6所示,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重为100N,当人用40N的拉力拉滑轮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4s物体前进了2m,

绳对物体A的拉力T=F/2=40/2=20NA匀速,受力平衡,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T=20N4s内A前进2m,滑轮移动向右移动S=2/2=1mF的功W=FS=40*1=40JF的功率P=W/t=40

如图6所示,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重为100N,当人用40N的拉力拉滑轮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4s物体前进了2m,(

没图啊.20N*2米就是40J或者40N*1米.动滑轮还要看滑轮和物体中间的绳子的连接段数,看题目应该是2段,所以物体2米,滑轮动了1米,再问:是2段但为什么滑轮动1米?再答:如果绳子是3段,滑轮动1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拉力F把重90N的物体A匀速提升,动滑轮重3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

1:η=G物/(G物+G动)=90N/(90N+30N)=75%2:物体最重时,η最大G物最大为:3×50N-30N=120Nη最大=G物/(G物+G动)=120N/(120N+30N)=80%

如图,物体A重120N,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向左移动了1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12N,并且

0焦耳,因为重力方向(竖直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有用功12J额外4J(8*2-12)

如图.物体A重20N,物体B重10N,物体A与物体B之间、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用细绳系住物体B,对物体A

因为A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其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分析可知,A水平方向一共受到三个力,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为20牛,水平向左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动摩擦因数u乘以A和B的总重力即30u,水平向左的物体

动摩擦因数题目如图,物体A重20N,物体B重10N,物体A与物体B之间,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用细绳系住物

能匀速拉出,说明20N的力和物体A受到的磨擦力大小相等,A受到的磨擦力包括B施加的和地面施加的则F=F1+F2即:F=umBg+u(mA+mB)g代数得u=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