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什么不趁胜收回伊犁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5 18:52:49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什么不趁胜收回伊犁
早在1871年(同治10年),沙俄趁中国西北动乱,以“代为收复”为名,出兵占领了新疆伊犁区.1878年(光绪4年)6月,清政府派崇厚赴俄谈判索回失地,崇厚在沙俄的威胁下,在清廷不知情的情况下,于1879年(光绪5年)12月2日擅自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除割去霍尔果斯河以西和特克里斯河流域大片富饶的领土外,还赔款500万卢布.伊犁名义上归还中国,实际上却是“已成弹丸孤注,控守弥难”的残破空城了.清廷得知后极为震怒,于1880年(光绪6年)派曾纪泽兼任出使俄国大臣,与沙俄谈判修改崇厚擅订的《里瓦几亚条约》.曾纪泽抵达俄国后,“与俄外部及驻华公使布策等反复辩论,凡数十万言”,经过曾纪泽的力争,《里瓦几亚条约》被废止.1881年(光绪7年)2月24日,曾纪泽代表清政府在彼得堡同沙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地区.同年曾纪泽迁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史.
  中俄交涉方定,法国入侵中国的藩属越南.曾纪泽受命与法国代表进行交涉,“抗辩不稍屈”,由于在中法交涉问题上态度强硬.中法战争爆发后,由于极力主战,不久被免去出使法国大臣一职.
  1884年(光绪10年)晋升兵部侍郎,赴英商定洋药税厘,为国家每年增收600余万两.次年回国任海军衙门帮办,协助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旋为兵部侍郎入总理衙门,后调户部,兼署刑部、吏部等部侍郎.在任出使英、法、俄三国大臣期间,订造了“致远”、“靖远”舰,为了订购军舰不受制于洋人,深入的学习过近代海军知识,在有关舰船技术的论述上极有见地.在此期间还亲自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普天乐》.
  1890年(光绪16年)病卒,加太子少保,谥号慧敏.子:曾广銮,左都御史;曾广铨,兵部员外郎.主要著作身后被辑为《曾惠敏公全集》.
  新疆古称“西域”.很早以来,西域就同内地有密切联系.公元前101年(西汉武帝太初四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使者校尉.公元前6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西汉政府在乌垒(今新疆轮台境内)设置西域都护,郑吉担任首届都护.《汉书·郑吉传》上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从此以后,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在西域设官建制,有效地行使对西域地方的管辖权.
  18世纪上半叶,乌兹别克族的明格部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建立起一个封建汗国,名“浩罕”.1865年初,浩罕国派军官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阿古柏“用武力,更多的是用奸诈手段”,先后侵占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库车、乌什等城,于1867年悍然宣布成立“哲德沙尔”,意为“七城之国”,自封为“巴达吾来特阿孜”,意为“洪福之王”.随后,阿古柏又用两年多时间,镇压当地群众的反抗,进一步攻占吐鲁番,又翻越天山夺取乌鲁木齐,天山南北广大地区都落入阿古柏的魔掌.
  新疆地处中亚东部,与中亚和印度接壤,英、俄两国都将新疆视为战略要地,势在必得.阿古柏成为他们争取和利用的对象.这是新疆危机的根源.俄国在利用阿古柏实现其侵略扩张阴谋的同时,又亲自出兵侵占伊犁,使新疆危机雪上加霜,更为严重.
  面临新疆危机,清政府内部出现海防与塞防之争.海防论的主要代表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他主张舍弃西北,专注东南,提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塞防派的主要代表是湖南巡抚王文韶,他认为:俄国侵吞西北,日甚一日,“我师迟一步,则俄人进一步,我师迟一日,则俄人进一日.事机之急,莫此为甚!”因此,他主张:“目前之计,尚宜以全力注重西北.”陕甘总督左宗棠主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他指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左宗棠的意见令“中朝动色”.清廷权衡利弊,采纳左宗棠的意见.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那时候,左宗棠已经年逾六旬,而且体弱多病.他曾在致湘军将领刘锦棠的信中说:“本拟收复河湟后,即乞病还湘.今既有此变,西顾正殷,断难遽萌退志,当与此虏周旋.”左宗棠不顾自己年老多病,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勇敢地担负起收复新疆的重任.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周围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加入战斗,痛击阿古柏军队.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以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左宗棠上奏朝廷,提出首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收复伊犁的问题,如果达不到目的,再采取军事手段.他的意见得到朝野上下爱国人士的一致赞扬.
  1880年初,根据左宗棠的意见,清政府派曾纪泽赴俄国谈判收复伊犁问题.在谈判中,俄国多方要挟,蛮不讲理,曾纪泽坚持原则,据理力争.
  左宗棠深明外交必须以军事为后盾的道理,虽主谈判,但不忘备战.为了支持曾纪泽的外交努力,左宗棠率兵前往哈密,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在前往哈密的征途中,他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队伍的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自古以来,玉门关几乎成为人们西行的极限.此时,左宗棠已年近古稀,体弱多病,可他却说:“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老怀益壮,差堪告慰.”连当年前往哈密拜访并留住军营一个多月的德国人福克都说:“一月以来,觉爵相年已古稀,心犹少壮,经纶盖世,无非为国为民,忠正丹心,中西恐无其匹.”正是左宗棠震惊中外的豪情壮举,有力地支援了曾纪泽的外交斗争,终于迫使俄国将伊犁归还中国.《阿古柏伯克传》的作者包罗杰说:“中国收复新疆,毫无疑义,是一件近50年中在亚洲发生过的最值得注意的事件,同时这是一个多世纪以前乾隆出兵这个地区以来,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所曾取得的最光辉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