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中国古代民族艺术有哪四种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3/29 09:22:15
中国古代民族艺术有哪四种
传统:中华民族的“根”
  春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龙头老大”,理所应当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民俗的舞台.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只有强盛民族的才能被世界接受并领一代之风骚.近年来,欧风美雨吹遍了中国的大中城市,“哈韩”“哈日”成了许多少男少女的代名词.
  中国的崛起让世界为之瞩目,中国的强盛更应重新焕发国人的民族意识,传统文化和民俗艺术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肩负着中国和世界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和纽带.民族民间文化包括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迹、文物等,也包括无形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这些几千年古老文明的载体历久弥新,仍然闪烁着璀灿的光芒. 寻找属于我们的“年味儿” 逛庙会是北京人过春节的传统习惯.庙会在北京已有数百年历史,曾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较著名且有传统的有地坛、龙潭湖、白云观、延寿寺四大庙会.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百姓除了串亲访友和逛庙会外,又新添了个好去处——北京民俗文化节.由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北京民俗文化节在东岳庙举行,东岳庙的后罩楼被装饰成100年前的北京市井,几百件珍藏文物展示出老北京人的衣食住行.老店铺的生意招幌、老商行的门脸铺面、食街茶馆的装置风格,都会让百姓回到100年前的老北京.同时还可以看到国家一级文物“三官九府像”.参加文化节的“看碑赏帖”活动,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明代大书法家的道教碑和精心装裱的碑帖,还能现场参加书法笔会.此外,文化节上人们还可以购买到东岳庙独家印制的书法书籍,聆听《天尊赞》、《三宝赞》、《放焰口》等20多首东岳庙庙乐,参加踢毽子、夹包、推铁环等北京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观看中国民间的绝活“扁担戏”、“耍耗子”等.
  春节期间,天津市古文化街年春节年货市场上,千余种喜庆、吉祥的民俗工艺品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民俗味、纯纯的故土情,580米长的古文化街到处洋溢着十足的年味.年货市场设在古文化街天后宫前广场,经营品种主要是年画、吊钱、剪纸、窗花、头花、空竹、对联、红纱灯、泥塑等民间手工艺品.年货市场举办期间,平均每天有近万人光顾古文化街.
  石家庄春节文化庙会于农历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在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整个庙会活动分为两部分,正月初二至正月初九为文化庙会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民间特色风味小吃、民间工艺品展卖、电视文化活动展示、书画表演及现场拍卖、地方剧种、民间杂耍和优秀图书展销等内容.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为新春文化游园活动,主要安排了春节文化游园活动、群众文艺表演、民俗文化展演、全民健身活动表演、地方剧种、曲艺表演、现代文艺节目展演、河北电视台栏目精品展演等活动.
  河南省主办的首届中原文化庙会于春节期间在郑州市森林公园举行.在庙会内容安排上,不但有戏曲、曲艺、杂技等专业文艺节目,有舞龙、舞狮、高跷、盘鼓、秧歌等民间花会表演,还有民间艺人表演的摔跤、中幡、剪纸、泥人、面人、糖人、空竹等民俗表演.庙会还特意设置了鞭炮燃放区,让人们尽情地在爆竹声中辞旧迎新.庙会期间,公交部门开通了公交专线,以方便市民逛庙会.
  今年南京夫子庙春节灯市有45万盏花灯上市,创下了新纪录.灯会以民族、民俗灯彩为载体,再现了“秦淮灯火甲天下”的盛世风采.灯会大型灯展布展在大成殿至明德堂,内设16组大、中型灯彩.灯展中以《孔子周游列国》、《腾飞金陵》等为主灯,其间点缀《沈万三与聚宝盆》、《魁星点斗》等中型灯彩.贡院街、贡院西街、美食街悬挂500盏红灯笼,文源桥、文德桥、来燕桥装扮成了“灯笼彩旗隧道”. 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从远古流传至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然而,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这些节日正在逐渐丧失魅力.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舶来的“洋节”却越过越红火,这种现象,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就如何保护传统节日民俗的思考,相关讨论屡见报端.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其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包装着我们,真的被遗弃了,那我们在精神上就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漠视节日文化的衰落.
  河南作为一个具有光辉历史传统和丰厚民间文化的大省,应在保护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弘扬传统节日方面率先行动,这需要政府、专家、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虽然传统节日的主人不是政府,而是普通百姓,但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作用很关键.关于传统节日的保护、宣传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挖掘各种节日文化的内涵,赋予新的元素.应该扶植传统节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应该注意文化的保护,组织专门力量研究传统节庆形成的历史、它的发展和对这个民族起到的作用,以便知晓其精华,传承其在道德教育、伦理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有益之处.最重要的是在内容上积极引导,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的、健康有益的、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要大力挖掘和弘扬,这是专家学者大有可为的领域.学术界应首先对需要保护和恢复的重点作出科学界定,对其民俗内涵、文化意蕴、传承由来、发展脉络等进行研究和挖掘,可以召开各类“传统节庆与文化建设”学术讨论会,为保证民族文化资源的鲜活、永恒,添加学术力量,努力寻找保持传统节日魅力的民间驱动力,强化传统节日的自身生命力.
  传媒和文化类社会团体要担负起宣传教育重任.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需要传媒和文化社团努力思考和尝试,一步步积累经验,有效突破.通过传媒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组织,把即将消失的东西及时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东西细心报道、加以引导,这些都是目前应做和要赶快做的事情.在网络化时代,要学会运用多种形式,从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知识宣传给年轻人.
  当然,年轻人更要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去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一些传统节日有些地方还在过,有的保存得还很好,应该回过头往后看一看,看看传统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年轻人应该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过着怎样的生活,它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和发展.
  最近,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民协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工作加大了力度,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入围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社会公布,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进入了实施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节日文化在未来的岁月里,将不断创新发展、发扬光大. 传统节日也要创新 和往年一样,春节刚过,“情人节”的广告促销就已经铺天盖地袭来.相比而言,元宵节的动静就要小很多了.在抱怨年轻人“忘本”,把传统都丢光了的同时,一些民俗专家认为,针对“传统之冷”的危机,关键问题不是怎样保护,而是需要创新.
  短短几年工夫,“情人节”从无人知晓到现在炒得火热,商家功不可没.他们针对年轻人追求甜蜜、浪漫的心理,在“情人节”尚早之时便开始运作,用尽各种花招吸引顾客,应景打造各式各样的巧克力、鲜花、蛋糕、项链等产品.
  而元宵节的汤圆从制作到推广都没有什么“想象的空间”,商家们的灰心让元宵这种让国人提起来引以自豪的吃食,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按照传统的习俗,大年夜要在家守岁,而小年夜却要出门“热闹”.其实元宵节的市场空间比想象的要大,并非只有花灯和汤圆可以做文章.如果商家肯在元宵节的市场开拓和促销革新上多动点脑筋,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元宵节应该不会比“洋节”缺乏号召力,老百姓也能够把这个传统节日过得更加热闹开心.
  我国的传统节日宛如一幅历史文化长卷,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串起了每一个平常的日子.过节是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只是在这个传承过程中,一些节日文化却在放任自流中被淡化和冷落了.很多人只是为过节而过节,却不知道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到底有多少.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包含着很多丰富的文化因素,也有很多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人们也许知道春节有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年画、守岁、爆竹、拜年等习俗,却可能不知道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守岁有“珍爱光阴”之意等等.一些传统节日因此变得索然无味,于是乎,年轻人对“洋节”感到新鲜和刺激便无可厚非了.
  转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