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阿房宫争议-阿房宫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无需质疑.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3/29 09:47:07
阿房宫争议-阿房宫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无需质疑.
要问中国的宫殿建筑中,谁最著名、谁最难忘,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非阿房宫莫属.要问中国谁的作品,最受欢迎、最让人最感动,答案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唐代杜牧撰写的《阿房宫赋》.不管什么人,凡是读过《阿房宫赋》的,都被杜牧那种深邃的意境所陶醉和感染. 在汉代人撰写的《三辅黄图》这本书中,说过阿房宫是“ 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丽山八十余里”的话,所以,杜牧就依此为据说了:阿房宫“覆压三百里”的话;毛泽东也以此为凭,说过“阿房宫三百里”的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李毓芳先生,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结果在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西侧,发现一处大型的、精致的“秦上林苑”的景观园林建筑遗址,认定那就是当年阿房宫里的“后花园”.她明确地告诉世人:“这个秦阿房宫后花园的占地面积,比现在整个上海市区面积还要大得多”.2004年上海市建成区占地,达到了780平方公里,阿房宫的后花园都大到这个程度,想必阿房宫主体宫殿占地,也一定是很大的.应该说,秦阿房宫和历代帝王的宫殿建筑相比,显然是高出好几个挡次的,它应该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建筑最高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古代聪明智慧的建筑工匠们,用自己的血泪、才华和奉献精神,最后凝结而成的劳动结晶.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关阿房宫的历史真相,已经完全,彻底、全部都被人们弄得清清楚楚了.实际情况是,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的、涉及阿房宫的资料实在太多,多得己经让人真假难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着兴建阿房宫的时间是公元前212年,在《史记•六国年表》中却记载着,秦始皇是公元前219年建造了阿房宫.可见,对建造阿房宫的时间,就出现了矛盾:前者只有两年时间,后者只有10年时间,问题恰恰就在这里.难道秦始皇能在这么短的一点时间内,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周袤三百里”的阿房宫来吗?两年建成阿房宫,岂不就变成神话了?遗憾的是,2000多年以来却很少有人,从建筑学和工程技术这个角度,对阿房宫建设的完整历史,进行过合乎逻辑的研究和思考.一提起阿房宫,人们都以为那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研究的领域.阿房宫就其整体而言,是建筑学、建筑史上的问题,是工程技术研究的问题,一些不懂建筑学、不懂建筑史、不懂工程技术的先生,最好不要前来指手划脚、杜撰各种奇谈怪论.应该说,历史上所有的宫殿建筑,无一不是出自于建筑学家之手,出自于建筑工匠之手,他们才是古代建筑精华的创造者、见证者,他们对于古代建筑拥有最大的发言权.一旦古代建筑文字记载与工程技术界限,互相发生矛盾、对峙之时,显然建筑学家的意见是要占据上风的.首先,《史记》等史料记载的以“两年、或者10年时间”,要去建造方圆“三百里”的阿房宫,使之成为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帝王宫殿,只要稍有一点理性、或者有一点建筑常识的人,就一定会感觉到这是一件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人们如果坚信《史记》记载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那么首先就要去彻底否定“三百里”记载的虚伪性和武断性;相反,现在经过了考古部门的实地调查,证实了阿房宫的后花园,要比整个上海市区的面积还要大,就足以说明“两年、或者10年时间”建成阿房宫的史料,才有必要进行彻底地否定.看来,“两年、或者10年时间”和“三百里”阿房宫建设规模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是没有任何调和余地的.历史上的阿房宫,早就已经被时间吞没了.当时的建筑工匠们,虽然都是聪明绝顶、技艺精巧、才思过人,但在当时他们大部分都是刑余之人,社会地位非常卑下,文化低、识字少,又不谙传言,所以对于阿房宫建筑本身,并没有为后人留下可供追思的片言只字,实际上,“三百里阿房宫”的建设规模,单从字面上去看,确实是要让全世界的人惊讶的.它比人们所知古今中外的任何一处宫殿、任何一座城市的占地面积都要大得很多.既然如此,可以回过头去全面地考察一下,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历朝历代哪一个特大的城市,哪一座特大的帝王宫殿,只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能够全部建成、并且能够投入使用的? 1955年第4期《考古通迅》上的《燕下都发掘品的初步整理与研究》一文可知:战国时期燕下都庞大的宫殿建筑,自燕昭王开始,前后用了80多年的时间,仍然未能全部建成.西汉茂陵邑用了52年的时间, 那座驰名中外的“万园之园, 历经了五代帝王前后用了150多年的时间. 法国的凡尔赛宫经历了400多年时间, 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 总共耗时302年.建筑的本身,不是一种虚幻之物,更不是文人学士们奇思妙想之物,它是人类在漫长的生存道路上,不断形成的一种既看得见、又摸得着的工程实体.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从原始社会直到当代,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都是缓慢的、渐进式的,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建筑技术,后代建筑能超越前代,前代建筑不能超越后代,这种建筑法则,任何人都是无法违背和抗拒的.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各种宫殿建筑工期的对比研究,就可以得出结论说,仅用“两年、乃至10年时间”,要完成“三百里阿房宫”工程的建设,那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的.为什么历代帝王建造宫殿,往往要耗用几十年、上百年、乃至几年百年的时间呢?这是因为:帝王下令建造的宫殿,无一不是最高等级的建筑,它体量宏大、奢侈豪华,目的在于彰显封建帝王的威严.汉代宰相萧何纵容汉高祖刘邦说,建造帝王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意思是帝王享用的宫殿,都必须是最好、最宏伟的建筑.为此,在它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选择最好的风水宝地,必须进行最严整的规划布局,必须砍伐最大的梁柱木料,必须采用最先进的施工技术,调集最优秀的建筑工匠.总之,一切都必须是最好的.然而,选址问题、规划问题、设计问题、施工问题,只要下一道圣旨都是可以办到的,唯独砍伐工程所需巨木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顺利解决的.建造阿房宫需要什么样的木料呢?《汉书•贾山传》里说得很清楚:“阿房宫之殿,高数十仞”,秦汉时期,五尺六寸为仞,一尺为0.23米,可见阿房宫主殿的木柱,既粗又高.可知这些巨木,并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阿房宫的木料,是从四川的深山老林之中砍伐而来的.伐木的地方找准了,伐木的情况又如何?这些地方,可不是交通方便的一马平川,走车、走马、走人,都无多大障碍.千年巨木都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群山峻岭,其险无比,虎豹巨蟒,出没其间,督办官员和伐木工人,冒险进山,大多都要丢掉性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在《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一书中,曾经说过:“历来营建大役,首重采料.大木所需梁柱斗拱,数量最众,采集不易,为自来大工最困难之事,入山伐木,非数载不能出山”.这是后世明清两代,进山伐木的艰难情景,秦时的伐木就更奇险了.要将采伐下来的巨材,从川西运往秦都咸阳,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世人都知道,川蜀之地,跬地皆山,素称崎岖;川陕之间,秦岭横断,悬崖深涧,人力难施.如果要从蜀道入陕,那就要完全陷入绝境了:因为这里只是山间小道,而且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根本不容许万斤重的巨木,从此通过.由此可见,四川木料是先经大小河川,流入长江到达湖北平坦地带,上岸后往北穿过河南,经洛阳向西过崤山、函谷、潼关,最后运到咸阳工地.人们不要以为,巨木运到了咸阳之后,就能够立即派上用场的.因为,从密林深处砍伐下来的木料,经过大江大河不断地漂流,沿途又遭受风雨冰霜的无情侵袭.总而言之:它们还是一种名符其实的“原木、生木”. 所谓的生木,指的是仍然含有大量木质生命成分的、含水量超标而不能正常使用的活性木材.木材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是各种菌类繁殖、生长必需的营养品,如果生木不事先采取有效的排菌、除菌措施,不进行进行干燥处理,使木材的含水率,降低到18%以下的标准,那么菌类还能够继续生存,还能使木质逐渐腐朽.对于建筑工程以及日常用品来说,生木是不能使用的.木材的这种使用特性及其变化的趋向,人们只有承认它、适应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取措施克服它,否则是要受到自然规律惩罚的.无论是谁,如果用生木,制作家具、做成门窗、建造宫殿,是非出问题不可的.北京的天安门城楼,是广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也是当前国家各项庆典活动的中心.这一座始建于公元1651年的宏伟建筑,原来高度33.7米,它在1970年进行重修时,被加高到34.7米,那时什么工作都要表决心、搞献礼,为了赶进度,就匆忙地使用了一部分尚未达到干燥标准的木料,结果是工程完工了,油漆做好了,彩画上去了,可是过不了多长时间,便产生了严重扭曲和变形的现象.这下子怎么办?1984年只好将城楼围起,以秘密作业的方式,全部拆掉重建.其实,“生木”的这种特殊性能,以及它在建筑上所具有的各种各样的破坏性作用,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已经被世人认识和掌握了.《韩非子•外储说》中就明确地记载古代有一位叫虞庆的人,坚持要用生材去盖屋,工匠告诉他,用易挠的生材去盖屋,日后必定是要被严重毁坏的,虞庆不听,最后房屋倒塌了.吕不韦是秦始皇的宰相,让他用两年左右时间伐木、用生木去建造秦宫,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经过千辛万苦运到京城来的木料,应该怎么去进行处理,首先将原木剥去树皮,浸入到水质清澈的河里或清水引入的水池中,使得树木中所含的可溶物质、以及一部分树脂、油质都能渗出、溶解,与此同时也将树木中的各种菌类全部浸出.然后,再按照树径的大小分类堆放,经过数年的风干作业,让木材达到使用的要求.或者清除木材表面的木屑和污物,按照材种、规格、干湿程度,分别搬运到空旷的干燥场地,进行“堆码”,木材经过3年、甚至5年以上的日晒、风吹,使其慢慢地自然干燥.历史上,由于木料的严重匮乏,而影响宫殿建设工程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在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被焚毁的北京故宫的三大殿,就因为木材的缺乏,而迟迟不能进行恢复重建,直到陆澹在天津找到1000根楠木,三大殿才有条件动工建设.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不热衷于大规模地修建宫殿的,也没有哪一位国君帝王,不倾心于大兴土木工程的.可以说,几乎任何一次改朝换代,总是伴随着新的宫殿取代旧的宫殿而发生的.从这一个角度去看:古代许多重大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过程,都和宫殿建设密切相关,这里也包括一部真正的建筑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史.我国历史上,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刻,大多数的得胜者,为什么非要烧掉、要掉拆前朝宫殿不可呢?这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其一,多数统治者在掌权初期,都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都要不遗余力地殚耗全国民力,去兴建金碧辉煌的宫殿,以便日后史书中有其光辉的一页,让自己也能流芳百世.其二,宫殿建筑本身,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王气的象征,具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性和时代性,有深重的阶级烙印;新王朝的诞生,也必须“新桃换旧符”,建造新宫这是新君即位的头等大事.其三,由于前后两朝的君王,经常属于不同的民族,由于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礼仪习俗,就需要有不同功能的各类宫廷建筑,所以按照新朝的治国理念、建筑制度,再去重新建造自己的新都和新宫,具有一种历史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但是,紧接着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立即就摆在新君的面前了:要烧掉前朝的宫殿、拆掉前朝的宫殿,那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然而再要去建造本朝的宫殿,可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尤其是将前朝的宫殿全部焚毁、拆除之后,那么新建王朝的主政者们,自己又该到哪里去安身呢?因为新的宫殿,不可能在很短时间之内建成.更重要的是:新君即位总要有一个比较宏伟、庄严的场所,去接受朝贺,进行听政,发布诏令吧!大批后宫嫔妃,总要有一处歇息之地吧!所以还必须留下一部分前朝宫殿,作为新朝宫殿建成之前的过渡之用.清朝在北京建都之后,明代故宫被焚毁了,皇帝只得在太和门里听政、赐宴、颁布大赦令.据说,康熙以前的清朝皇帝都是在此处理朝政的,太和殿竣工后,它就成为一座正门了.如果历朝历代的帝王,有充足的木料储备,那么新的宫殿(包括陵墓上的宫殿),随时可以开工建设.如果自己没有可靠的木料储备,那么拆除前朝宫殿,选择可以利用的梁柱木料,就成为新朝宫殿的木料来源.另一方面,秦国早年的都城,也经常变化迁徙,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旧式秦宫,逐渐被淘汰、被拆除,大量木料可以重复利用.其实,秦国早从秦惠文王开始,就在川蜀之地进行采伐,因此聚积起来的木料就越来越多,为日后建造众多秦代宫殿,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秦朝灭亡后,大量剩余木料留绐汉代,这就是汉朝的丞相萧何,能在很短时间内,建起一批汉代宫殿的天大秘密.历史上所有的宫殿建筑,凡是史料记载中说它,只用短短几年时间建成的,实际上都有着这样一个坚实的、可靠的工程技术背景.那么,在“三百里阿房宫”范围以内,除了人们熟知的阿房前殿之外,倒底还有哪一些秦国建造起来的大宫殿呢?请看:《三辅黄图》记载着:“萯阳宫,秦文王造,在今户县西南二十三里”;《玄中记》记载着:“长安宫----秦文公造,面四百里,南至终南山”.另外,《三秦记》一书记载着:“霸城宫----秦穆公筑为宫,因名霸城.”《秦会要订补》一书记载着:“信宫、极庙----在渭河南岸;宜春宫----在长安县东南;长杨宫----在上林苑中;华阳宫----秦太子柱宫,在长安城内;步高宫、步寿宫----在临潼县内;长乐宫、兴乐宫----在渭河以南,与咸阳宫隔水汉而相望;钟宫----在户县东北二十五里;”.舆宫----《三辅旧事》一书记载着:“秦于渭南有舆宫,渭北有咸阳宫,秦昭王欲通二宫,造横桥”. 很显然,经过历代秦王的不断努力,在秦都咸阳的渭河南岸,土木之役,益为骄侈,斤斧之声,岁月不息,使得“横桥”以南各座巨大的宫殿,互相之间,早已连成一片.在秦始皇即位之前,阿房前殿也已经大体建成,否则也不会出现杜牧《阿房宫赋》中,有的宫妃苦苦等待了36年,也见不到秦始皇一面的真实场景.尽管,在秦始皇、秦二世时期,阿房宫里面有的部分,仍然在进行施工,这只是进行一些新工程的增建、扩建、改造而己,它们一点也不影响阿房前殿主体工程,早就己经完工的基本事实.在《三辅故事》一书上,本来就非常具体地记载着“秦上林苑中,作离宫别馆,一百四十六所.”这一百四十六座秦国的离宫别馆,加上十分庞大的阿房前殿工程,这大概就是秦“三百里阿房宫”全景式的鸟瞰图吧!在班固的《汉书•五行志》中,就有“秦惠文王初都咸阳,广大宫室,……复起阿房,未成而亡”的记载;在《三辅黄图》中,也有“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的明确记载;在朱杰勤所著的《秦汉美术史》一书中,载有“阿房之初,亦开端于秦惠文王(名驷)时”的观点;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书之中,也说过“阿房宫,惠文王造”的话.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也明确地提到了“秦阿房宫,本秦惠文王所造,未成而亡”的史料.由阎文儒先生撰写的《西京胜迹考》一书中,也指出了“阿房宫之建,始于秦惠文王”的事实.有这么多的经典史料和权威论著,都将秦阿房宫、或者阿城的开始建造的时间,从原来的秦始皇时期,一直向前大幅度地推移,推移到了秦惠文王的时期,看来这是完全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这一种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延长,是阿房宫进行大规模建设,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当然,在地域广阔的阿房宫遗址上,如果能够找到属于秦惠文王时期、或者早于秦始皇时期遗留下可靠物证的话,那就可以形成阿房宫“新说”自成体系的证据链.这一些系统材料,经过人们不断地努力,终于全部都被找到了.
作为阿房宫考古队队长的李毓芳,在对阿房宫遗址进行5年的考古挖掘之后,除了找到一个高大的夯土台基之外,始终没有发现一点有如瓦当之类的秦代建筑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一点被烧毁后留下来的炭迹、灰烬、红土和结土块等.为此李先生坚定地认为:所谓阿房宫工程,在两年的时间中,台基上的木结构宫殿,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施工建设,因此阿房宫充其量只是一处“半拉子”的工地而已.她说:如果秦始皇当初建造了阿房宫,建筑规模一定是非常宏大的,如果它真的被项羽烧毁的话,那么烧毁之后遗留下来的文化堆积,到底都跑到哪里去了?可以肯定,李毓芳所说“根本就没时间进行施工”的这一句话,应该是画龙点睛,真正点出问题的要害和核心了.李毓芳先生论证秦始皇并未建成阿房宫的理由只有两条:一是,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记载的修建阿房宫的时间实在太短,与阿房宫规模宏大的工程建设正常所需的施工工期,形成的反差实在太大;二是,在阿房宫前殿夯土遗址的发掘过程之中,没有发现任何一点被焚烧过的木炭、红烧土、砖瓦等文化堆积层,找不到任何一点可以证明确实进行过宫殿建设的遗留物.然而,李毓芳先生应该清楚醒地认识到:世界是很复杂的,历史也是复杂的.如果阿房宫确实是存在的话,这就是讨论问题的最大出发点,秦始皇自己建不起来,不等于其他人建不起来.在阿房宫遗让址上,找不到木炭、灰烬、红烧土,只能证明阿房宫没有被火焚,而不能证明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建成.从秦惠文王即位(公元前337年)开始,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结束,这中间相隔了125年之久,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一段时间,要去进行大规模的阿房宫建设,从施工工期这个角度看,完全是不成问题的.李毓芳先生自己都说过:“在北起渭河,南至秦岭,东端到达蓝田县,西边延伸到周至县的整个秦上林苑工程,已经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实”,而所有这些都是由秦惠文王时期开始建造起来的.李先生在有关材料中更加明确地指出:在阿房前殿遗址西侧发现的一处大型的、精致的秦上林苑建筑遗址,就是当年阿房宫当中的后花园,而且这一个后花园的占地范围,实在要“比整个上海都还要大得多.”一个严肃的问题被人们提了出来:中国历朝历代,有谁见过置主体建筑工程不顾,而先搞什么后花园的?李毓芳先生一方面确认有一个已经建成的、比上海市区占地都大的阿房宫后花园,另一方面却一口咬定,根本就不存在一座阿房宫主要的朝宫正殿,难道这样一种缺乏理智的判断和理解,是符合最起码的逻辑观念的吗?自己明明说这是阿房宫的后花园,连阿房宫的正殿都没有建造起来,那么先去建造后花园,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如杲阿房宫的主体根本就不存在,那么李先生率领的考古队,有什么资格称之为阿房宫考古队呢?任何大工程,都有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之分,施工时总要讲究顺序,古代宫殿建设“前朝、后寝、后花园”的主次结构和施工组织方法,什么时候被人颠倒过来了?颠倒过来后,难道帝王们大概都得在大树底下安寝、都得在湖石推成的山洞中上朝了?因为李毓芳先生说朝宫正殿根本没建造!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天大的玩笑,如果阿房宫主体建筑确实未建,而在后花园里面,却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情景,这哪里是一个正常的泱泱大国的朝廷,而分明就像是一个大马戏团嘛!作为一位国家顶级的考古学权威人士,李毓芳先生难道不应该对这种有后花园、而无朝宫正殿工程的奇特现象,去认真地做一番合情合理、有根有据的交待和解释吗?人们有正当的理由认为:既然阿房宫的后花园都完工了,那么它的主体宫殿、亦即规模巨大的阿房前殿、以及与它有关的一系列配套建筑工程,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去首先进行施工建设,它们还必须在后花园建成之前就竣工、就正式投入使用,进而使其具有帝王宫殿的全部功能.如果整个工程由秦惠文王、秦宣太后开始并且一直进行下去,应该是有条件将它们全部建成的.为什么说,阿房宫并没有被项羽焚烧呢?原因是,项羽的造反有他自己的目标,他打进咸阳的首要目的,是要得到像秦始皇那样的绝对统治大权,是要得到秦朝府库里面的珍宝器玩和充满后宫的绝代佳人.所以,当他统帅四十精锐大军,开进咸阳杀掉了秦代三世皇帝子婴之后,确实一把火焚烧了渭北的咸阳宫,以及北阪地区的宫殿,也烧掉了渭河以南阿房宫范围内大部分的宫殿,早年他的家族.大多都惨死于秦始皇暴政,他兵进秦都咸阳报了自己的血海深仇.但是,他不能烧掉秦始皇的阿房前殿,因为亲自登上皇帝的宝座,是他最高的政治追求,是他实现当年会稽立志“取代”秦始皇的主要目标.如果不在秦始皇这座豪华宫殿,举行自己的登位大典,是不能体现已经取得最高统治权的;如果不在这富所堂皇、高贵神圣的宫殿中,去分封刘邦等几十位诸侯王,是不能充分显示他“西楚霸王”超人“霸气”的.作为霸气十足的项羽,登位时要有宏大宫殿的依托,为此保留一部分秦代宫殿,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另外作为被封的几十位诸侯王,如刘邦等人在咸阳活动期间,也需要保留几十座秦代的宫殿建筑.秦都咸阳以渭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渭河南岸“三百里阿房宫”范围内的秦宫,到底是否都被项羽焚毁了?到底有没有留下一部分宫殿下来呢?这里可以告诉大家,秦末确实有很多宫殿没有被烧掉,确实是有很多秦代的宫殿,是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请看《西汉会要》第65卷的有关材料:“汉长乐宫”,本为秦之兴乐宫,《三辅旧事》称,(刘邦)迁都长安,先修秦旧宫以居之;“汉林光宫”,本为秦离宫;“汉萯杨宫”,秦惠文王造.更为重要的是,连阿房前殿竟然也被保留下来了.请看:《魏书•高祖纪》记载:“二十一年四月戊寅,幸未央殿、阿房宫”.这是说:北魏孝文帝,在公元497年,怀着对秦阿房宫、汉未央宫的仰慕之情,特地从洛阳千里迢迢前来“巡幸”,这说明阿房宫仍然还是存在的!如果当时的阿房宫,像李毓芳说的那样,只是一个荒芜不堪的夯土台基的话,甚至根本没有建成的话,那么孝文帝前来仅仅是看土堆来的吗?来看这个土堆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呢?秦始皇陵的土堆比它高得多了,为什么不去看呢?如果真有一座规模巨大的阿房宫,那么他前来视察,才是完全值得的事情.在他看了之后,可以派工匠人前来实测,制作成建筑模型,备好建筑材料之后,就能够按照阿房宫的式样,在自己的都城中仿建进行.这种实地考察的建筑营造经验是常见的,也是北魏孝文帝所熟知的.《魏书•蒋少游传》明确地记载着:“平城将营太庙太极殿,遣少游诣洛量准魏晋基址.少游为太极立模范,与董尔、王遇等参建之,皆未成而卒”.古代工程设计的“立模范”,就是为宫殿设计而制作的立体模型.北魏时期的孝文帝,要在平城要建造一座宏大的太极殿,由于中国古代没有真正的施工图纸,只好派遣著名工匠蒋少游等人,到洛阳去量准魏晋时期遗留下的宫殿尺寸,制作成立体的建筑模型之后,再带回到京城内依样仿建.非常凑巧的还是,在后期存在的阿房宫中,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根据《晋书•刘曜载记》记载可知,前赵时期的皇帝刘曜“徙都长安,诛库彭等五十人于阿房,……拟阿房而建西宫,模琼楼而建凌霄”.意思是:当上皇帝的刘曜,当时有一个大胆的规划和设想:这就是想要按照阿房宫的建筑式样,选择新址之后,再去重新建造自己本朝的西宫.如果阿房宫只是一个简单的夯土大台基的话,如果台基上面根本没有宏大土木建筑的话,那么它又是什么东西,可以被后世帝王进行仿建的呢!秦始皇用两年的时间建造前殿,固然不可凭信;然而,以阿房前殿上找不到灰烬、红烧土为由,就去否定阿房宫曾经建成的事实,也是站不住脚的.一个古代遗址,判断它是否毁于一场大火,这要从很多方面去进行考察和论证.如果是毁于一场大火,而遗址本身又是深埋于地下的、或者地处低洼之地的,经过了千百年时间的地层堆积演变,一旦遗址被后人揭开之后,是应该找到众多火焚之后留下木炭、灰烬和红烧土的,秦俑一号坑里面有大量的木炭、灰烬和红烧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如果是毁于一场大火,而遗址的本身,又是地处高地、高坡之上,众多被火焚的木炭、灰烬、红烧土,经过很长时期的风吹雨淋,很容易从高处流失、或者移动到别处,再经过千百年的各种变化,到它原来这个遗址之上,恐怕就很难到什么木炭、灰烬和红烧土之类的遗留物.阿房前殿即使当时遭到火焚,也由于地势实在太高,即使留下这一类东西,可能也早就损失殆尽了.另外一种情况是,阿房前殿即使当时遭到火焚,如果留下了很多木炭、灰烬和红烧土之类的东西,两千多年以来生活在遗址上的农民,凡是有实用价值的木炭,早就被人悉数悉数取走了;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红烧土,在农田耕作的过程之中,也早就被耕作土虽清除出去了.至于木结构部分,火焚之后产生的灰烬,就更难长期保留下来,白居易在《寓意诗》之中说过,“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一座宫殿遭到焚毁之后,过了若干年再去看,估计什么东西都不可能找到了.由于阿旁房前殿位置的特殊性,在自然流失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当年任何火焚的痕迹,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保留到二十一世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