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中国教育史一、联系实际,分析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二、简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特点.三、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19 17:25:18
中国教育史
一、联系实际,分析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简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特点.
三、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一、联系实际,分析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在道德伦理思想的贡献,即他提出并仔细论证了一个新观念——"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表达,就是:君子应当为他人,为崇高理想的实现而自强不息.在孔子看来,"仁"是众多道德规范的综合,恭,宽,敏,惠等等.那么"仁"的核心是什么 据《论语·颜渊》记载,孔子对此的回答是"爱人",爱人与尊重人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站住脚,必须让别人也站住脚,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时也要让别人把事做成.由此看来,"仁"的精神与损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这种爱心并不是爱自己的亲人,而是由此作为起点去爱大众."泛爱众而亲仁"怎么才算博爱大众呢 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对老者关怀尊敬,对朋友忠实诚信,对少年注重教育.这些是博爱大众的标准.尊老,诚信是调解人与人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内容.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培养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较优秀的的就有七十余人,这些人沿着孔子确立的思想方向,对儒家作了全面论述.在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孔子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其中以"仁"为核心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经分析人的各种品性,孟子将它加以理论概括成为仁,义,礼,智四端作为作人的标准.
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除在当时打破“学在官府”局面而使文化下移,促进士阶层兴起外,今天的义务教育也与之不无联系.
2、教育作用于社会和培养人.今天于此尚有偏差,圣人先见何等高明!
3、教育目的培养“士”.辩证地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既有重大意义也有引起偏差理解的副作用.
4、教育内容“文、行、忠、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既重德育又不薄智育.加工整理补充修订“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紧扣“文、行、忠、信”施教.其于礼仪之邦的深刻影响举世公认.作为当今教育工作者不能不认真领会.
辩证地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确有自相矛盾之处,如鄙视生产劳动等实际知识,又囿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贫乏,忽视思辨知识和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的哲学思辨气息.这也可以说与死板教条教学有一定的源流关系.
5、道德教育四原则:
(1)立志有恒 当代教育应于此认真反思,实施“挫折教育”.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发人深省.养尊处优,好逸恶劳,玩物丧志,“不知好歹”的状况令人忧虑.
(2)克己内省 当代教育,包括教师在内,很缺乏此种精神,为人师表意识淡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负,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以人之过掩饰自己之过.当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孔子思想带来的消极一面;要培养学生胆大心细,发展个性,有主见又能理解别人.
(3)改过迁善 要敢于认错勇于改过,切忌文过饰非.怎样看待教师自身的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勇于正视,努力学习,敢于自责.
(4)身体力行 言行一致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不可忽视,教师言不由衷学生还不会理解,其负面效应特强.
6、教与学主张八原理: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 当代教育,既应教导学生,更应要求教师自己,即“群体观”,摆正教师群体中个人位置,取长补短才大有裨益.
(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师生都应学而时习,培养温故知新,用教改新名词谓之“反刍”和“迁移”,要防死记硬背,纸上谈兵,要注重培养的是牢固掌握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学思并重,以学为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 当今教育也存在学用分离的问题,比如语文教师写不好文章,说不好话(结巴、不畅、不规范、口头禅),学生识读、书写水平低,会背条条不会应用等等.
(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师成为教书匠,往往就是缺乏奋发不息的求学精神,故作玄妙,装得神秘,实际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使自身渐渐老化、僵化、退化.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当今教改强调的就是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语文单元教学重在举一反三,实现纵横迁移.
(7)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 备课要备学校、备教师、备学生、备教材.照本宣科,满堂灌实际是惰性的表现.学生观“天生其人必有才”.
(8)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要认真领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为人师表须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当然另一方面也应培养学生“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独立人格意识.
二、简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特点.
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时期,是中国封建传统教育走向崩溃的时期,又是中国资本主义教育的萌芽和发展时期,因此,本时期的教育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双轨性
传统的封建教育管理虽然已经腐朽没落,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但由于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并没有完全消失,因此它依然存在,并可能在某些方面进行细枝末节的改造,以便苟延残喘.同时,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教育管理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开始萌芽并取得迅速发展.本时期,封建主义教育管理与资本主义教育管理并存,呈现出双轨性.
二、斗争性
双轨性的教育管理之间,并非和平共处,而是存在着激烈斗争.即新的资本主义教育管理要想获得更大、更迅速发展,就必须改造直至最后消灭封建主义教育管理.
三、民族性
资本主义教育管理的萌芽和发展虽然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对于中国来说,它是直接学习西方的结果,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指导下学习西方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在民族性基础上学习西方的结果.当然,这种民族性是与封建主义相联系的.
四、半殖民地性
中国资本主义教育管理的萌芽和发展不是自发的,而是在西方列强的枪炮威逼下被迫开始的,因此,它又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烙印,带有半殖民地色彩.
三、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民大学张鸣教授在他的博客上撰文提出“科举不能走”.对张鸣教授的意见部分表示赞同,由此表达一点我对古代科举制度的看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它有两个功能.第一个是今天的学历功能.从童生、秀才开始,一步步读书、考试,最终,个别人能走上“殿试”,荣获状元之类的称号.虽然殿试、点状元之类已经不能算是学历了,但是,科举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确实很像今天学校体系的统一学历考试.然而,科举考试的学历功能与今天的学历功能也有很多不同,比方说,它不太在乎第一学历,不太在乎名校,不太在乎年龄.《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也可以认为是今天终身教育的古代源头.从学历考试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还是有很大贡献的,其精华内容也被现代社会部分接受.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第二个功能是文官考试制度.科举道路走到最后,如能走通,就是读书做官.因此,古代科举同时也是文官的资格考试,类似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但是,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只是一个进入门槛的考试,走进大门之后,将来的考核、晋升则很少再有考试.而古代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的结合要比今天紧密一些.科举的成绩虽然与做官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但确实有一定的关联.
中国古代科举最主要的缺陷在于,它把学历考试与文官考试合二为一,使得学历考试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虽然也可以有其它出路,但是,官方认可的正规道路,只有一条.这就导致了对于读书的功利主义态度和种种读书考试的不良现象,渐渐形成一种顽症,延续到今天.换句话说,中国社会当今学历考试制度中一些不良现象,其实是继承了当年科举考试中文官考试成份的结果.
因此,现代社会将学历考试与文官考试清楚地分开是很有必要的.它首先形成对于读书出路的开放性格局,读书的出路可以有很多种,做官并非唯一的出路.社会对于读书学习成果的多样化需求,使得大批读书人、学习者可以自由设计自己的未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通过科举中的学历考试作用,看到了中国古代传统在现代社会继续发生良好作用的典型例子,它也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个体现.现代学历考试制度从科举制度中脱离后,应该尽量避免科举制度的一些不良现象,这是现代中国教育体制要着重努力和改变的.
对于文官的考试制度,现代社会可能需要更多的变革.古代文官制度,由于有了与学历制度混在一起的科举制度,因此,不再需要单独的考试.在古代文官制度中,还有一些其他方法来弥补单纯考试的不足.例如,官员要写自我总结,要有同僚评议,还要有上级官员的评语等等.现代文官制度往往只继承了总结、检查、评议这些软性措施,而没有了考试的硬性措施.原因是本来由科举考试承担的硬性标准,现在已经彻底脱胎为学历考试,与文官制度关系很远了.由于在文官制度中缺乏硬性标准,使得官官相护、任人唯亲、党同伐异变得更加容易.从这个意义上,我同意张鸣教授关于在文官考核中引入科举制度的看法.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古代科举将学历和文官混在一起,是这个制度最不好的地方.现代社会将其分开之后,学历考试继承了一些文官考试的特点,使得学历考试不能尽如人意;而官员考试几乎已经消失了,使得官员在晋升、续任等关口,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评价手段.因此,学历考试与文官考试脱离后,学历考试应该尽量摆脱官员考试的影子,官员考试则应该重新建立.
这个问题也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解决方法还是借助学历考试.现在官场上的官员们为了晋升,很多都在百忙之中到高校镀镀金,搞一个研究生之类的学历.这种做法一般都是摆样子,应付规定.学历考试的结果与做官的水平、成绩之间,很难说有什么紧密联系.为了对这种做法表示不屑,便又有了注重第一学历的潜规则.然而,注重第一学历的做法又违背了终身教育的现代模式.这种矛盾和混乱,原因是像古代科举一样,企图用一个统一的考试代替所有的考试.
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可以看作是官员考试的一个起步.它的真实含义是,不同的领域应该有不同的考试.统一考试的作用降低,分门别类考试的作用提升.例如,律师有专门的资格考试,现在,公务员也有了.但是,这种分类的考试目前还只是一个进门考试,缺乏进门之后每一道晋升和续任的考试.为了避免花拳绣腿的官员学历,应该将公务员考试制度更加丰富,分成几个等级,自愿考试和强制考试相结合,将文官考试与学历考试彻底变成两个不同的考试系统.当年孙中山在中央政府设立考试院,其实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这种考试与学历大致无关,只与文官的水平、业绩和仕途有关.这个办法还同时可以摆脱学历至上、注重第一学历等弊端,只要能够通过针对性较强的文官等级考试,有没有原始学历,第一学历是什么,都不重要.换句话说,文官考试应该像考厨师等级一样,在教育部系统之外,建立新的考试系统.
因此,古代学历、文官合二为一的科举考试被现代社会分开后,不应该只留下学历考试,而没有文官考试.现在公务员入门考试还比较初级,应该在此基础上,形成更加完备的文官考试制度,让古代科举制度的精髓,在现代环境中,再次发挥有效的作用.
或者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科举看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
科举与现代高考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探索科举与学校教育教学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入手,看现代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可以为当前的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使高考改革有利于中学的育才,大学的选才育才.
选官用人乃国家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自古就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利与弊: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之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②经验教训:①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②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③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④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⑤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③联系现实: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注意对比,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还要认识“十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国古代选管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科举制度废除有利于社会现代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断层.
首先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废除科举推动了洋务运动后兴办近代学堂的高潮和新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初步完善.其次有利于思想的近代化,废除科举有利于新兴知识分子群体接受自由民权思想,日益获得独立的人格和开放的思想.辛亥革命的兴起有赖于这一点.
但是不可避免地,科举制度的废除也给中国社会与文化造成了断层,正如黄仁宇所言:“科举制度的废除,从此上下两层社会被打成两截,无法得到有效的沟通”.因为农村文化生态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一、科举制度使中国封建社会有了一部有效而稳定的文官机器的同进,打造了良性的封建文化生态环境.
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汉朝以“察举”制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比前代进步不少,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出射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这个制度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已成为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而科举制度的出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
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特别是在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的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以奖掖孤寒、抑制势家自诩,采取了特别举措限制“贵家”子弟,这客观上给了平民子弟更容易崭露头角的机会.宋朝不但出现了“平民”状元的现象,而且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不少日本学者也因此把中国的宋朝称为“平民社会”.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张、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科举制度植根于我国的具体土壤,即有赖于我国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在人口、发展水平与文化认同上的巨大优势和封建生产力方式不断向周边地区拓展的历史现状.它的存在既依赖于专制王朝,又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历史.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政治的一大创造.它客观上使中华文化统一到儒家文化的前提下来,这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如果以科举制度奠定基础的隋唐为界划分我国历史的前后期,也可以看出,后期中央集权国家的凝聚力与稳定程度要大于前期,这与官僚铨选制度由“察举征辟”到科举考试的演变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