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初中课外文言文 季布一诺翻译 汉,季布无二诺.子路之后,当首屈一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16 19:20:05
初中课外文言文 季布一诺翻译 汉,季布无二诺.子路之后,当首屈一指
德育故事:《二十四信》【初集卷四】
信篇
一、【展禽轻鼎】
周鲁展禽.不假岑鼎.君请言之.弃信不肯.
【原文】
周鲁展禽、名获.字季.居柳下.齐攻鲁.求岑鼎.鲁君以他鼎往.齐侯反之.曰、必令柳下季来言.吾信之.鲁君请于季.对曰.君之欲以为岑鼎也.以免国也.弃臣之信.以免君之国.亦臣之所难也.公乃以真岑鼎往.
鲁君之以他鼎与齐.为重鼎也.然国之不存.鼎亦何有.欲免其国.复免其鼎.二者不可得兼.柳下惠若言之.则既免其国.又免其鼎.似可一举两全.乃以不肯弃信为辞.其直道事人可见矣.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鲁国里有一个展禽.名叫获的.表字叫做季.住在柳下的地方.所以人家把他叫做柳下季.有一年、齐国里的人来攻打鲁国.要求那一只宝器岑鼎.鲁国里的国君.就把别的鼎送了去.齐侯把这只假岑鼎回了转来.并且说道.一定要叫柳下季来说、这是真的岑鼎.我才相信了.鲁国的国君就向柳下季那儿去请求.柳下季就对答道.我君上所以要把假岑鼎充作真岑鼎.是因为要避免国家的灾祸.可是丢掉了我的信用.来避免我君上国家的灾祸.这也是我所为难的呵.鲁公听了.才把真的岑鼎送到齐国里去.
二、【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不负初心.徐君已死.挂剑坟林.
【原文】
周吴季札、封于延陵.故号延陵季子.聘鲁.过徐.徐君好季子剑.口不敢言.季子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及反.徐君已死.解剑.挂其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人之所贵者心.言者、心之声也.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季札之赠徐君以剑.未有言在先也.况徐君已死乎.乃竟割爱.挂剑于墓树而去.且曰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落落两言.千古不朽矣.
【白话解释】
周朝时代.吴国里有一个公子.名叫季札的.因为封在延陵地方.所以大家称呼他叫做延陵季子.他奉了吴国国君的命令.聘到鲁国里去.路过徐国地方.徐国的国君心里很喜欢延陵季子身上挂着的一口宝剑.可是嘴里不敢说.延陵季子的心里也知道了.但是为了要出使到上国去.所以不能够献上.等到延陵季子回转来.又路过徐国的时候.徐国的国君已经死了.延陵季子就把这口宝剑解了下来.挂在徐君坟里的树枝上去了.跟随他的人说.徐君已经死了.你还把这口剑给那个呢.延陵季子道.以前我的心里.已经答应把这口剑送给徐君了.那里可以因为徐君死了.来违背我自己的心呢.
三、【魏斯冒雨】
文侯魏斯.与虞人期.冒雨而往.身自罢之.
【原文】
周魏斯、本为晋大夫.威烈王廿三年.命为诸侯.是为魏文侯.尝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文侯之德尚矣.当韩借师于魏以伐赵.则曰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对亦如之.二国皆怒.后知其讲于己也.皆朝于魏.观其当乐不忘期.冒雨而赴野.于虞人且如此.况兄弟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一个魏斯.本来是做晋国里的大夫官的.在周朝威烈王二十三年的时候.才命他做魏国的诸侯.就是后来叫做魏文侯的是了.有一次、魏文侯和那职掌苑囿田猎的虞人.约下了日期去打猎.到了约定日期的那一天.魏文侯喝酒喝得很欢乐.天又下着雨.魏文侯将要出去了.他左右的人说.今天喝酒喝得很欢乐.天又下着雨.请问国君将要到什么地方去呢.魏文侯道.我以前和虞人约下了日期打猎.虽然喝酒喝得很欢乐.那里可以丢掉会期呢.就出去、亲自打罢了猎才回来的.
四、【季布一诺】
季布平生.不负人托.黄金百斤.不及一诺
【原文】
汉季布、无二诺.为河东太守时.诋曹邱生于窦长君.曹邱生请见曰.楚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何拒仆之深也.布大悦.厚赠之.由是名益著.
子路无宿诺.恐其偶忘失信.故不敢宿诺也.季布无二诺.盖其言必有信.故不至二诺也.无宿诺难.无二诺则更难.黄金百斤之重.尚不及其一诺.其一诺之重可知矣.子路之后.当首屈一指.
【白话解释】
汉朝初年间的时候.有一个姓季名叫布的.生平对人家请求他的事情.只有一次应许、就给人家办好.从来没有等到第二次应许才做的.在河东地方做太守官的时候.在窦长君那儿、说着曹邱生的坏话.曹邱生就去求见季布.说道.楚地方的俗语说、得到了一百斤的黄金.不如得了季布的一声应诺.你怎么能够在梁楚地方.得到这种名声呢.况且我是一个楚人.你也是一个楚人.为什么要这样地拒绝我得很呵.季布听了非常欢喜.就把很丰厚的物品.送给曹邱生.从此以后.季布的名望.愈加大了.
五、【刘平期贼】
刘平避乱.贼欲烹之.乞归食母.诣贼不欺.
【原文】
汉刘平、扶母避乱.出求食.逢饿贼.将烹之.平叩头曰.今为母求菜.愿得归食母.还就死.贼哀而遣之.平还.食母讫.禀曰.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诣贼.众大惊.相谓曰.尝闻烈士.今乃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遂得全.
平之将烹也.哀求饿贼.愿归食母.还就死.贼哀而遣之.是其孝之化贼也.既食母竟.禀明而诣贼.贼义而还之.乃其信之化贼也.孰谓盗贼尽丧其天良哉.孰谓盗贼终不可化哉.亦自问德行何如耳.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刘、名字叫做平的.扶了他的母亲逃难.有一天、出外去寻求食物.遇见了一班饥饿的强盗.就要把他煮熟着吃了.刘平叩着头说道.现在我为了母亲去寻些野菜.让我把那野菜给母亲吃了.再回过来就死.强盗们听了.也很可怜他.就把他放了.刘平回到家里.把野菜给他的母亲吃了.禀告他的母亲道.儿子和强盗们约下了.是不可以欺骗他们的.就到了强盗那里.强盗们看见了.大大的吃了一惊.大家互相说道.从前听见人家说烈士.现在才眼见到了.你去吧.我们是不忍来吃你的呵.于是才得保全了性命.
六、【郭伋亭候】
郭伋归早.止于野亭.候期乃入.不欺童龄.
【原文】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上以贤良太守称之.年八十六卒.
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虽守信不仅在然诺间.而即此小事推之.其开布大信可知.宜其有数百童儿迎拜之雅事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代.有一个姓郭名叫伋的.表字叫做细侯.是茂陵地方的人.在并州地方做太守官.对待百姓们素来广结恩德.后来因为巡视部下所属的.到西河地方去.有几百个小孩子.各人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道路上迎着郭伋朝他拜着.问他什么日子才可以回来.郭伋就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郭伋既然回来.可是比较从前告诉小孩们、预定的日子早了一天.郭伋恐怕失了信.就在野亭里住着.等到约定的日期.才走进境里来.光武皇帝称赞他是个贤良太守.后来郭伋的年纪.到得八十六岁才去世的.
七、【朱晖许堪】
朱晖信心.以待知己.张堪既亡.赡其妻子.
【原文】
汉朱晖、字文季.蚤孤.有气节.张堪于太学中见之.甚喜.把臂语曰.欲以妻子托.晖不敢对.及堪亡.妻子贫困.晖自往候视.厚周之.晖子撷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何忽如此.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已信于心也.
许止净谓古人于一面之交.一言之托.终身不忘如此.无他、重自心之信义.轻身外之货财耳.按晖又尝与陈楫交善.楫蚤卒.有遗腹子友.及南阳太守召晖子骈为吏.晖辞骈而荐友焉.附录以志之.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姓朱名叫晖的.表字叫做文季.老早的就没有父亲了.可是他的做人.却很有气节.有一个名叫张堪的人.在太学里见到了他.非常的欢喜.就把着朱晖的手臂对他说.我想把妻子拜托着你照管.朱晖听了这句话.因为责任很重大.所以不敢对答.等到张堪死了.家里妻子们穷苦得很.朱晖就亲自去看望.并且很丰厚地周济他们.朱晖的儿子名叫朱撷的问道.父亲往日不曾和张堪做着朋友.为什么忽然这样的周济他们呢.朱晖说.张堪曾经说过知己的话.我的心里.已经相信他是我的朋友了.
八、【张劭待式】
张劭信友.必不失期.二年以后.鸡黍候之.
【原文】
汉张劭、与范式游太学.告归.式曰.后二年某日.过拜尊亲.届期.劭告母.具鸡黍候之.母曰.千里约言.尔何信之审耶.劭曰.巨卿信士.必不失期.是日果至.后劭临终.谓妻曰.范巨卿可托.劭卒.式为营葬.护至临湘.
距千里之遥.积二年之久.定一日之期.无怪劭母之未敢信之也.而劭则信之深.可为式之知己.亦由式之信德.足以孚之耳.卒能如其约.省其亲.后复葬其身.护其眷.劭之信知己.可谓至矣尽矣.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两个很重信义的朋友.一个叫做张劭.一个叫做范式.两个人同住在太学里头读书.张劭要回家去的时候.范式对他说道.后两年的某一天.我要到府上来拜见你的尊亲.后来到了这个时期.张劭告知了他的母亲.杀了鸡.备了饭.等候范式到来.他的母亲说.远远地隔开了一千里路的期约.来不来是不得一定的.你为什么这样的相信呢.张劭说.范巨卿是一个有信义的人.必定不失期约的.到了这一天.范式果然来了.后来张劭将要死的时候.对他的妻子说.范巨卿是可以付托的.张劭死了.范式替他经营丧葬.一直保护他们到了临湘地方.
九、【韩康卖药】
韩康卖药.不二其价.女子皆知.避名山下.
【原文】
汉韩康、字伯休.卖药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买药.康守价不二.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耶.乃不二价.康叹曰.我本避名.今女子皆知.何用药为.遂隐霸陵山中.屡征不起.桓帝聘之.中道遁去.
口不二价.三十余年.女子皆知其名.其言必信、为何如耶.今之经商者.自夸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独不及女子.若遇佼好妇女.辄选其货以诱之.廉其价以悦之.以视韩伯休.其亦有愧于中否.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韩单名叫一个康字的.他的表字叫做伯休.在长安地方的市面上卖着药.口里不说两样的价钱.这样地卖了三十几年.有一次、有一个女子向他来买药.韩康守着价值不肯让价.那个女子生了气.说道.你难道是韩伯休吗.为什么不二价呵.韩康听了.叹着一口气说道.我本来因为了要避去名声.所以做着卖药的.现在连女子们也晓得我了.还要做什么卖药的生活呢.就在霸陵山里的地方隐下了.朝廷里屡次去征召他.他也不肯出去.桓帝用了礼物去聘请他出来.他到了半路里.竟暗暗地逃走了.
十、【陈寔期行】
陈寔与友.预订行期.日中不至.舍而去之.
【原文】
汉陈寔、与友期行.过期不至.舍去之.时元方七岁.立门外.友至.问尊君在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怒曰.非人哉.与人相期.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惭谢.
史称公行成乎身而道训天下.故凶邪不能以权夺.王公不能以贵骄.所以声教废于上.而风俗清乎下也.陈公道高德厚.今古同钦.子元方亦以至德称.即此一事观之.亦足见家教之莫及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高士.姓陈名叫寔的.有一次、和他的朋友约定了同走.过了约定的时期.他的朋友还没有到.陈寔就不等朋友.独自去了.那时候、他的儿子叫陈元方的、年纪才只得七岁.立在门外.忽然陈寔的朋友来了.就问陈元方道.尊大人在不在家里.陈元方回答道.等候尊驾好久不到.已经独自去了.陈寔的朋友生了气说.这个不是人呵.和人家约定了.又把人家丢了.独自去了吗.陈元方道.尊驾和家严约定.是在正午的时候.到了正午不来.这是没有信.对了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那个朋友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很惭愧.就谢了罪去了.
十一、【卓恕辞恪】
卓恕辞恪.某日复来.届期果至.樽酒相陪.
【原文】
吴卓恕、尝还会稽.辞太傅诸葛恪.恪问何日复来.恕言某日.至日.恪为主人.停不饮食.欲以须恕.宾客咸曰.会稽建康.相去千里.道阻江湖.风波难期.俄而恕至.一座皆惊.宾主酬酢.尽欢而散.
恕与范式略同.而恕较甚于式.恪之信恕.亦更甚于劭.盖式则自约期于劭.恕则因恪问而率尔对以期.劭则仅告母具鸡黍以俟之.而恪且延宾客.停饮食以待之.其知之深也.实以其信之笃也.
【白话解释】
三国时候.吴国里有一个姓卓名叫恕的人.有一次、要回到会稽的地方去.因此到那做太傅官名叫诸葛恪的面前去辞行.诸葛恪就问卓恕.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卓恕说.就是某日来吧.到了这一天.诸葛恪备了酒席.自己做着主人.停着杯筷不喝不吃.要等卓恕到来.许多客人大家都说.会稽地方到这里建康.相隔有一千里路的远.并且路上又隔着江呀、湖呀.水面上有了风波.这是很难预定的.过了一忽儿.卓恕果然到了.满座的宾客们都非常的惊异.于是主人敬客人们的酒.客人们也回敬主人的酒.大家极尽了欢乐才散去的.
十二、【羊祜推诚】
羊祜推诚.视敌如友.拒绝谲言.饮以醇酒.
【原文】
晋羊祜、字叔子.镇襄阳.与吴将陆抗接境.每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欲进谲计.祜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抗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疾.祜馈以药.抗即服之.人多谏抗.抗曰.岂有酖人羊叔子哉.
古云.兵不厌诈.乃羊祜之遇陆抗.战必克期.不为掩袭.有进谲计者.饮以醇酒.使不得言.故敌将服其药而不疑.敌国军民.闻其丧而罢市巷哭.其信之孚及敌人.伊古以来.除叔子外.更无有二.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一个名将.姓羊名叫祜的.表字就叫叔子.带了军队.在襄阳地方镇守着.那个地方是和吴国里将军名叫陆抗的境界.是两相毗连的.他们两边的军队、每次交锋动兵.一定要预先约定了日期才开战.不用暗地里袭取的计划.凡是军队里将帅、要进献奇谲的计策.羊祜每每给他喝那很厚味的酒.使他不能够说.陆抗有时候送给羊祜的酒.羊祜丝毫没有疑虑的喝了.陆抗生了病.羊祜送给陆抗的药.陆抗也立刻吃下了.人家都劝陆抗不要服这个药.陆抗说道.那里会有毒死人的羊叔子呢.
十三、【曹摅约囚】
曹摅岁夕.纵囚归家.克日皆返.诚感靡涯.
【原文】
晋曹摅、为临淄令.狱有死囚.岁夕行狱.愍之.曰、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归家耶.囚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悉开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 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至.并无遗者.
许止净谓欧阳子论唐太宗纵囚、为不合正道.亦是通论.乃曹君已先为之.且天子有专赦之权.而县令无之.囚岂不知.何以相率而至.并无遗耶.是知无不可感之人.其不可感者.仍是感之未至耳.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曹摅.做了临淄地方的县官.那县的牢狱里.有许多判了死罪的犯人.曹摅在年底边.到牢狱里去巡视.见着了这一班判死罪的囚犯.心里很可怜他们.就说道.过新年、在人情上是很重要的.你们难道不想暂时回到家里去吗.囚犯们都哭着说.偌若能够暂时回家.就是死了.我们也没有什么怨恨了.曹摅就尽数把他们放了出来.限了日期.叫他们回到狱里.属员们很固定地和他争执.曹摅说道.这班人虽然都是小人.可是用恩义待他们.不至于负义的.我就替诸位担当了这个责任好了.果然到了限定的日期.一班犯人.相率到来.并没有遗失了一个.
十四、【何远一缣】
南齐何远.操守清严.得一妄语.愿谢一缣.
【原文】
南齐何远、字义方.生平言不妄发.每语人曰.卿若得我一妄语.则谢君一缣.众共伺之.终莫能得.梁武帝践阼.封广兴男.为太守时.疾强富如仇仇.视贫细如子弟.豪右畏惮.公清第一.凡典郡所至.民为立生祠.
疾富强如仇仇.视贫细如子弟.已为人情之所难.况言不妄发.得一语之寡.谢一缣之多.则伺之者必众.而竟不可得.世人每妄语.而苦不自觉耳.若以何远为法.每谢人一缣.或可以自知其妄乎.
【白话解释】
南北朝的时候.南齐朝有一个永不说谎话的人.姓何单名叫一个远字的.表字就叫义方.他的生平.不肯讲一句诳话.每每他对着别人说道.你倘若等候得了我的一句说诳的话.那末我就送你一疋好绢.许多人都很留心着等候他.可是终于得不到他的诳话.梁朝武帝做了皇帝之后.就封他广兴地方的男爵.当他做太守官的时候.他很恨那称霸一方的人.好象恨着仇人一样的.把那贫穷微贱的人.当着子弟们一样看待.所以地方上豪强的人们都很惧惮他.当时的公正清官.要算他是第一个了.凡是他做官所到的地方.百姓们都给他立着生祠.
十五、【高允不妄】
高允实对.愿受极刑.临死无妄.寿享遐龄.
【原文】
北魏高允、见世祖.直言国书与崔浩同作.且注疏多于浩.上大怒曰.此甚于浩.安有生路.太子曰.天威严重.允迷乱失次耳.允曰.臣罪应灭族.今已分死.不敢虚妄.臣以实对.不敢迷乱.世祖曰.贞臣也.宥之.
许止净谓生死大事.自有定数.非推过于人.所能幸免.高公直陈己过.其初也、不肯听恭宗之言.其继也、宁死不敢作一妄语.故能身享遐龄.名重九鼎.於戏、可以风矣.
【白话解释】
南北朝的时候.北魏朝的崔浩为了修国史的事情.犯了死罪杀死了.这时候、有一个姓高名叫允的.去见世祖皇帝.直说着这国书是他和崔浩一同做的.并且自己所做的注疏.要比崔浩做的多.皇上听了大大的生气说道.照这样说来.你的罪名比崔浩还要大些.那里还有活路呢.太子在旁边替他解释道.因为他见了皇上的天威严重.所以他的说话迷乱失次了.高允就说道.做臣子的罪名应当灭族.现在已经是临死的时候.不敢讲虚妄的说话.我是实实在在地对答.并不敢迷乱的.世祖皇帝听了.称赞他道.你真是一个贞信的臣子.就赦了他的死罪.
十六、【魏征妩媚】
魏征妩媚.不肯面从.责上失信.应对从容.
【原文】
唐魏征、事太宗.尝责上失信于民.谏有不从.帝与语.辄不应.帝曰.应而后谏.何伤.征曰.昔舜戒面从.臣心知其非.而口应陛下.是面从也.岂稷契事舜之意.帝笑曰.人言魏征疏慢.我视之.更觉妩媚.正为此耳.
先君谓魏郑公守正不阿.能回主意.太宗创业赖玄龄.守成赖魏征.故贞观之初.善政叠出.皆由征谏诤所致.尝曰愿使臣为良臣、毋使臣为忠臣.其绳愆纠谬.匡君不逮有如此.太宗以为人镜.信然.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一个著名的贤宰相.姓魏.单名一个征字的.他在太宗皇帝朝里做官.曾经责问皇上.对百姓们有失信的事件.他每逢劝了皇上.皇上不肯听从.那末皇上对他讲话.他就总不答应.太宗皇帝说道.你答应了我之后.再来劝谏.又有什么关系呢.魏征说.从前舜帝警诫他人面子上的服从.现在做臣子的倘若心里明明晓得不是.但是口里却勉强答应皇上.这就是面子上的服从了.那里是稷契服事舜帝的初意呢.太宗皇帝就笑着说.别人家说魏征的做人疏慢.可是我看他的态度.越觉得妩媚可爱了.正是为了这些缘故呵.
十七、【戴胄守法】
戴胄为卿.守法诚荩.奏请改流.昭布大信.
【原文】
唐戴胄、为大理少卿时.太宗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有诈冒事觉.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曰.卿欲守法.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上从之.
许止净谓法律可取消命令.命令不能抵触法律.虽君主立宪国皆然.吾国君主专制数千年.命令法律.几无区别.甚至天子之命令.可随时取消法律.惟戴胄能知法为重.敕为轻.可谓大法律家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一个姓戴单名叫胄字的人.做了大理寺少卿官的时候.太宗皇帝因为那些候选的官员.多半是假诈冒替了祖父的门荫、取得本身资格的.所以下一道敕令、叫那假诈冒替的人.先自己检举出来禀告.倘若不自己出来禀明的.就要办他死罪.后来有一件假诈冒替的事情发觉了.皇上就要把那个人杀死.戴胄因为是做着司法的官.就根据了法律奏上去.应该把这诈冒的人办了流配的罪名.皇上说.你要自己守法律.难道叫我失了信用吗.戴胄对答道.敕令是出于皇上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所以昭布大信于天下的.所以还是遵从法律为是.皇上就答应他了.
十八、【宋璟责说】
宋璟拒诬.许友偕死.张说实言.魏免弃市.
【原文】
唐宋璟、居官鲠直.张易之诬魏元忠有不臣语.引张说为验.将廷辩.说惶遽.璟谓曰.名义至重.不可陷正人以求苟免.若不测者.吾且叩阁救.将与子偕死.说感其言.以实对.元忠免死.璟累拜广平郡公.以寿终.
许止净曰.易之欲诬元忠.引张说为证.许以美官.说既许之矣.后因璟责以大义.许以共死.乃不得不以实对.人贵有直友如此.然璟六子皆显贵.而说子俱受诛戮.殆本原心地.终有不同者耶.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有一个出名的好宰相.他姓宋.单名叫一个璟字的.做官很是正直无私.那时候有个姓张名叫易之的.要诬害魏元忠、说他有违反朝廷的话.引了张说假做见证.暗地里允许张说做了这个见证.就给他做一个美缺的官员.张说是已经答应张易之了.后来将要在朝廷上质对.张说惶恐得很.宋璟就对张说说道.一个人的名誉和义气.是很重要的.不可去陷害了正直的人.希图自己苟免.你倘若有了个不测.我就到皇帝面前来救你.和你一同死罢了.张说感悟了、听从宋璟的话.就把实在情形奏对.魏元忠因此得免了死.宋璟后来封做广平郡公爵.并且享了高寿才去世.
十九、【子仪见酋】
子仪诚信.免胄见酋.回纥罗拜.福备九畴.
【原文】
唐郭子仪、赏罚必信.回纥入寇.子仪使李光瓒说之.回纥曰.郭公在此.可得见乎.子仪将出.左右曰.戎狄野心.不可信.子仪曰.虏众数十倍.今力不敌.吾将示以至诚.乃免胄见其酋.回纥舍兵下拜.曰、果吾父也.
先君谓汾阳王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上尊为尚父、而不以宠辱为心.故身立三朝.执掌强兵.程鱼谗谤百端.上终不信.最难得者.回纥服其诚.承嗣拜其使.非至诚待人.焉能如此.
【白话解释】
唐朝有个大富大贵多男多寿封做汾阳王的.名字就叫郭子仪.他行赏罚是很信实的.有一次、回纥国进兵到中国来.郭子仪就差了一个李光瓒去对他们讲.叫回纥好好的自己退兵.回纥人说.郭公既然在这里.可以让我们大家见见面吗.郭子仪就要出去给他们一见.左右的人说.外国戎狄的野心.那里可以相信呢.郭子仪说.他们的军队.比较我们多几十倍.现在照力量上讲.是打他们不过的.所以我将对他们表示一种至诚.就脱去临阵的盔帽.出去见他们的魁帅.回纥人就把兵器都放下了.大家拜着说.果然是我们的郭爷爷呵.
二十、【道琮觅殡】
道琮觅殡.恸诸汪洋.波中湓沸.得尸还乡.
【原文】
唐罗道琮、上书忤旨.徙岭表.有同斥者.临终泣曰.独委骨异乡耶.琮曰.吾若还.终不使君独留此.瘗路左而去.后赦归.会霖潦.失殡处.琮恸诸野.波中忽若湓沸.琮曰.若尸在.可再沸.祝已.水复涌.乃得尸.携还乡.
道琮以同斥者客死荆襄.临终悲感.乃以吾若还、终不使君独留此慰之.后遇赦归.往求其殡.会潦失其处.乃恸诸野.信何至也.波中忽沸.祝之再沸.诚信所孚.水亦效灵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代.有一个姓罗名叫道琮的人.因为上了一封奏章.忤了皇帝的意旨.就把他流配到广东岭南地方去.有一个同流斥去的人.当那临死的时候.哭着说道.我竟孤零零地把尸骨抛在异乡了吗.罗道琮就说道.我倘若有一日能够回去.终不叫你独自留在这里的.就把这个人埋葬在路的左边去了.后来罗道琮遇着赦免、要回家乡.刚刚逢着了霖雨.路上的水积得很多.找不到殡葬的所在了.罗道琮就在郊野里大大的恸哭着.水波里忽然像涌沸的样子.罗道琮因此祝告道.若是尸骨在这里.可再涌沸一下.祝告完了.果然水又涌沸起来.于是就寻到了尸骨.带回到家乡.
二十一、【曹彬激诚】
曹彬守诫.称疾保民.江南城下.不杀一人.
【原文】
宋曹彬、下江南.太祖曰.城陷之日.慎无杀戮.城垂克.彬忽称疾.诸将问之.彬曰.余病非药所能愈.惟诸公诚心自誓.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诸将共焚香为誓.明日城陷.兵不血刃.李煜归降.复待以宾礼.
曹彬下江南.不杀一人.为千秋佳话.故君子谓彬为第一良将.盖由其信守太祖诫语.尤恐兵将未能信守.故称疾不视事.以激使尽诚.古称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若彬之为将.正可广作功德.何忌焉.
【白话解释】
宋朝初年间第一个良将.姓曹名叫彬的.奉命去攻打江南、就是五代时候十国里头的一国、叫做南唐国的.太祖皇帝对曹彬说.城池攻下的时候.千万可杀戮平民百姓.后来曹彬在城头将要攻破的当儿.就推说有病了.许多将士们都去问候他的病.曹彬就对他们说.我的病不是吃药可以医治的.只要诸位很诚心的、各自发一个誓.攻破城池的那一天.决不乱杀一个人.这样做、我的病就可以完全好了.许多将士们于是大家焚了香.发了誓.到了第二天.城头攻破了.果然兵士的刀上.也没有沾着一点血迹.南唐国的君主叫李煜的来投降.又用待宾客的礼节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