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怎么能出家当尼姑,哪有尼姑庵,有什么条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6 00:59:05
怎么能出家当尼姑,哪有尼姑庵,有什么条件?
到庙上去询问 说明来意
你为什么要出家 这一条很重要
出家不是逃避 现在的出家人未必清净
你看每个寺庙从早到晚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比工作和家庭接触的人还多
真正的修行时间很少
印光大师 和净空法师都不主张女子出家
看见许多在家修行的比出家的自在 清闲
在家有在家的烦恼
出家有出家的烦恼
无论在家出家 只有让你的心平静 看破放下 才能真正的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是地水火风 就是我空
道理深 不详讲
如果你把我看破 世间还有事情吗
所有的事不是自己所想 就是自己所执着
放下 就解脱 自己的心绑住了自己
什么是真正的出家
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离六十二见处于涅盘.智者所受圣所行处.
降伏众魔度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恼于彼.离众杂恶摧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无系着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出家的目标是什么
现在在家修学的条件非常好 网络上有全方位的佛教学习
http://www.dfg.cn/gb/zjjy/2/ffcs-9.htm
http://www.dfg.cn/gb/zjjy/2/ffcs-11.htm
http://www.amtbcollege.org/amtbcollege/index.asp佛陀教育网络学院
希望你三思 毕竟出家容易 回家难 以后后悔了怎么办
三思 再三思 这关系到你的一生
我见过这样的人 出家后悔但无法回头
出家的条件及方法
(一)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外,尚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有的地方不要)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佛制).(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佛制).(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佛制,债务还清了可以出家).(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
7. 沙弥年龄不小于7岁(佛制),沙弥年龄不小于17岁(政府). (佛制年满二十受大戒,不满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弥.出家年龄没有上限,佛在世时有一百二十岁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够自理,有能力修学受持戒律,否则不许出家.)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后可以出家).(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佛制) [佛制]
(二)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规定.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 [佛制],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 [非佛制]学习沙弥律仪 [佛制]、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 [佛制]. [非佛制]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
(三)对于出家的学历要求,并不是很多人说的要大学学历.国家没规定有(只是担任住持的僧人,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但要求也不是太严格),各地政府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在成都市民宗局现在规定就是高中文化,实际有许多还是小学文化出家).(非佛制)
以上,除注明为 [佛制]外,余皆非佛制.其根据在《四分律藏》中 ,由于未受戒的在家人和以及沙弥不得阅读《四分律》,所以具体经典出处就不列出了.以上[佛制]内容也不够全面,但希望为想了解出家方法的人有所帮助.
在那一个寺庙都能出家
最重要的是出家的目的
为什么出家
求度出家的条件2007-08-24 20:41圣严法师
有些人以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头发一剃,衣服一换,便是和尚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常常询问出家人:“做和尚要些什么条件呢?”他们所能得到的解答,也是很简单的,不是说“不要什么条件,只能有信心就行了.”便是说:“条件多哩,一时间也说不清的.”
实际上,佛法之前不但人人平等,而且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平等的,所以凡是人,都有资格出家,不论贫富贵贱,智愚圣凡,佛门之中,无不容纳.所以出家是很容易的.然而,平翟贿,只是立脚点的基本平等,并非毫无鉴别的一律收容,否则佛教便将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垃圾桶了!所以,学佛(不即是出家)的条件是来者不拒,出家的要求则有十三重难与十六轻遮,现在分别如下:
第一、十三重难者:坏内外道(外道而以做破坏工作来出家者),破他梵行(也净戒人行淫者),贼心入道(偷听说戒),黄门(无性机能的人),二根(具有男女两种性器者),畜生变为人形者,非人变为人形者,犯边罪(曾经受戒而犯大戒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第二、十六轻遮者:不度奴婢,不度盗贼,不度负债人,不授年未满二十岁者具足戒,不度癞、白癞、痈疽、颠狂等病人(凡是身心不健全,五官不端正者皆不度),父母不听者不度,不度军公现职人员,不得无衣无钵受大戒,不得借人衣钵受大戒,不自称名不得戒,不肯称和尚名不得戒,教授乞戒而不乞戒不得戒,穿着俗服外道服及装饰品者不得戒.正如百一羯磨中说:“端正者出家,清净者圆具(受大戒).”
这便是出家的条件了,所谓重难者,只要任占一难,今生便不听在佛法中出家,至于轻遮,但能使原因消除.便可随时出家.另据萨婆多论中说;“年六十,不得受大戒,设师僧强授,亦不得戒,惟听为沙弥;七岁以下,亦不听度,若度受戒,一直恶作.”
太小太老,都不许出家,僧祗律中说,“若减七岁,若满七岁,不知好恶,皆不应与出家.”又说:“若过七十,能为所作,若减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须人,皆不听出家,若年满七十,康健,能修习诸业,听与出家.”
可知七岁以下七十岁以上,皆不许度其出家,二十岁以前,六十岁以后,虽许出家,但不得受比丘戒,小者小沙弥,老则老沙弥,小沙弥终将可成大比丘,老沙弥则永不得受大戒.这些条件的要求,都是佛制的,但是,某些佛教徒,却只限于纸上谈兵,登坛秉具之时,教授与戒和尚,固然会问遮难,但总未见一个新戒被难住和遮住的.有些戒场,为贪戒子多,明知小沙弥不够二十岁,竟教他们先打妄语说已满二十岁;做得好看一点的戒场,便由戒和尚送几岁,以便凑满二十岁,这是笑话了!还有见到癞头的,瞎眼的,跛脚的,也都能够受到具足戒;至于年过六十岁,当然更在方便之例了!那些人能不能得戒,自是问题,那些戒场的传戒师,应不应该负起一些轻法慢制的责任,又是一个问题了!因为如此,难怪一般人以为和尚是最好做的了.
如要求其比较合乎佛制的规定,在现代来说,剃度师们固然以审慎的尺度,选择出家的弟子;在戒场传戒之时,新戒报名,也必须附缴一份健康检查表,然后经过一次当面的口试,最后才可决定应否予以授戒.否则的话,所说的条件,根本就不是条件,而是虚应的幌子.
关键是你的认识,如果你觉得出家是人生的最佳选择,只有走这条路,人生才会过得有意义,具有这种观念是选择出家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你还没有形成这种认识,暂时先不要出家.另外,家里的关系要处理好.佛经里讲,父母不听,不得出家.但这却不是原则性的,历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像虚云老和尚,虽然没有征得父母同意也还是出家了.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因为很多父母对佛教根本不理解,想要让他们同意了再出家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有的人不管父母是不是同意就跑出来了,这种情况也很多.
如果已经结婚了,出家之前当然先要离婚.从年龄上看,戒律里规定,7岁以下不能出家,60岁以上不能出家,因为在那样的年龄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还要人家养着你.所以说,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也不能出家,不能出家后让别人来照顾你.还有其他一些条件,比如说,如果担任比较重要的党政职务,必须辞职之后才能出家;如果欠了债,必须把债还清以后才能出家;还有一些其它的条件,如阴阳人不能出家,犯了破坏他人梵行、贼住等重罪的不能出家,也就是曾以在家人身份假冒出家人参与过僧团内部重要会议的人不能出家.总之,有十三种情况会造成出家的障碍,这主要是为了保证佛教的健康发展.
下面再回答一下你们所关心的另一些问题.对于出家人来说,户口和档案都不重要,很多寺院里的僧人都没有户口,真正把户口迁到寺庙里面的没有几个.我所在的南普陀住了三百多个出家人,差不多只有二、三十个人有户口.如果寺院希望有些人能够长期地、稳定地住在那里,就会设法将其户口迁到寺院,但对出家人来说,这些都不重要,无论有没有户口,待遇是一样的.另外,你住在哪个寺院,就由哪个寺院给你提供日常所需及医疗费用.寺院的经济是独立的,国家对于寺院的政策是自己养活自己.每个寺院都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某些寺院拥有土地,可以从事一些农业生产,还有很多寺院的收入来自旅游业.僧人的基本生活绝对有保障,在可能的情况下,寺院还会将部分收入用于慈善和弘法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