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高一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上册)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6 07:30:57
高一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上册)
要全的
高中历史必修1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二)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①分封: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对士实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秦朝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①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③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
④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2)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①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是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全面推行郡县制.
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影响: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二)发展科举制:
(1)科举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①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③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作用:
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三)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2、作用:
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使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③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四)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作用:自秦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巩固疆域,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等方面.
2、消极影响:因为皇权至上,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后来,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阻碍了中
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人们思想,妨碍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专题二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1)背景:雅典城邦旧氏族贵族专横统治,引起新兴工商业者和普通民众的不满,社会
矛盾尖锐.
(2)内容: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
①根据财产多寡来划分公民的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等.
(3)作用: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1)内容: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进行改革.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③组成十将军委员会;④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⑤实行“陶片放逐法”等.
(2)作用: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①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②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③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二)古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1)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
(2)意义: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
保护,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6世纪编成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罗马法的作用及影响:
①罗马法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这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③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④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罗马法对近代欧美
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⑤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国家 政治体制(政体) 重要法律
英国 君主立宪制 1689年的《权利法案》
美国 联邦制共和政体 美国1787年宪法
(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颁布《权利法案》:
(1)英国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1689年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
(2)意义:
①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否定了君权神授,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
②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1)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2)作用: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3、代议制含义及其作用:
(1)代议制: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2)作用: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4、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的作用:
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他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作用.
(二)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
1、美国独立之初,面临的严峻形势:
①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国家权力很微弱,而各州的权力很大.
②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美国对外贸易也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美国1787年宪法及评价
(1)主要内容:(参见教材P41图)
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并对宪法负责,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2)特点:
①美国联邦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避免了过度集权.
②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又相互制约,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以防止专制.
③总之,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3)评价:
①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②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③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严重,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
3、华盛顿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的先例.后来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1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3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4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名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自然灾害严重.
《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意义及其不能实施的原因
历史意义: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原因:1.客观上,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主观上,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功绩
原因:1从主观方面说,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从客观方面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
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充分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功绩:
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2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又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对外国侵略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
4后期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是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能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洋务运动
背景:内忧外患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
前期:自强为旗号.后期:求富为旗号
前期创办的工厂:曾国藩--安庆内军机械所,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满洲贵族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后期创办的工厂:李鸿章--轮船招商局(上海), 李鸿章--开平煤矿(天津), 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张之洞--湖北织布局
创办新式学校和选派留学生是最具有远见的措施.
失败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兴起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
兴起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代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中国资本主义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要求.但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又具有向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妥协的一面.
.
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是由于日本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战争爆发时间:1894年7月
第一阶段: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马关条约》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欺压山东人民.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爱国的性质,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但是,这个口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的色彩.
《辛丑条约》的影响:
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打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2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3《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初期的主要内容及后期的新内容、意义.
背景: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并加紧侵略中国.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③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主共和思想的熏陶,.
初期的主要内容:A、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②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③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④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⑤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2、简述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口号和三大成果.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三大成果: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卖国贼职务.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伟大意义.
历史条件: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②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④外因:共产国际的援助.
历史意义: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②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③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④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1、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和两党合作的意义.
原因:①必要性: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同盟者,最大限度地分化孤立敌人.② 可能性: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有威信,又有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屡遭革命挫折,愿意接受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意义:对国共两党的发展,对中国革命的前进,都是有利的;为大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条件.
2、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是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⑴原因: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破坏.主观方面,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⑵教训: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