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2008•常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8 23:35:11
(2008•常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表明,有一条山脉横亘于我国中部,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这条山脉是______.从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看,此山脉以南以______为主.
(2)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C地区电力以______形式为主,D地区电力以______形式为主.
(3)图中B地区牛羊成群,人们住蒙古包、喝奶茶、吃牛羊肉,以马代步,由此可推断出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
(4)根据①、②两地的海陆位置特点,分析两地的降水状况,由此可以推测.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规律是______.
(5)A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近些年来,该地区出现冻土天数不断缩短,深度也不断减少的趋势,从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分析,其原因是全球气候______.
(1)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从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看,此山脉以南以水稻为主,以北以小麦为主;
(2)根据图中的信息,C处煤碳资源丰富,可判断C地区电力以火力形式为主,D地水力资源丰富,D地区电力以水力形式为主;
(3)图中B地区牛羊成群,人们住蒙古包、喝奶茶、吃牛羊肉,以马代步,这是因为B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4)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5)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是“高寒”.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该地区出现冻土天数不断缩短,深度也不断减少的趋势,从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分析,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故答案为:(1)秦岭;水稻;(2)火力;水力(3)草地;(4)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5)高寒;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