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苏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6/05 09:09:43

解题思路: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 1.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绝对支配地位。 2.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新宪法。该宪法声称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它的政治政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3.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所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高度集中的经济文化体制存在的弊端: 1.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 2.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解题过程:
3、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问题: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导致的
4、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也称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这个模式是在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同托洛茨基派和布哈林等人的争论过程中、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实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形成的。1936年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基本实现。这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确立。
5、只是一面强调经济改革,而没有进行民主政治改革,从而造成了贫富差距大,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很好的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经济发展的成果绝大部分被官僚特权买办集团所窃取。我们只有通过民主政治改革,让人民真正的当家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