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读长恨辞表现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22:38:43
读长恨辞表现手法
·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坡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唐玄宗天宝15年(公元756年)6月,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危及长安,玄宗仓皇出逃.路经马嵬坡时,迫于护驾官兵的怨愤,只得缢死贵妃杨玉环.郑诗开头两句采取自对手法写成.上句以“玄宗回马”与“杨妃(缢)死”自对,下句以“云雨难忘”与“日月(光)新”自对,而彼此又形成鲜明的对照.安史之乱平定、两京收复后,成了太上皇的唐玄宗从蜀地返回长安,然而相携逃命的杨贵妃却被缢死了.正是杨贵妃之“死”,方才换得了玄宗之“回”.尽管时隔已久且又收复了失土,光复了河山,但对死去的杨贵妃,玄宗怎么也不能忘怀.可见缢死杨贵妃原非玄宗本愿,只不过是在关涉自家性命时不得不“舍卒保车”.后两句又取映衬的手法,先肯定“终是圣明天子事”,玄宗处死杨贵妃终究属于“圣明”的举动;接着却以“景阳宫井又何人”相反衬:这只不过比那与宠妃张丽华躲到景阳宫井内的陈后主要显得“圣明”罢了.可见,这里表面是说玄宗圣明,实际上是对玄宗的极深嘲讽.
李诗《读〈长恨辞〉》,可说是一篇读书札记.《长恨辞》即白居易的《长恨歌》,它以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李诗正是读了该诗后所抒发的感慨.诗的启首两句是说:通向蜀道之路比上天还难,何况是久雨不停的夜晚,值此时刻,唐玄宗想起了被缢死的杨贵妃,眼泪就伴着铃声不断地流了下来.“蜀道如天”是对李白《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化用,极言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险.“淫”,言雨之多.“乱铃声里倍沾襟”一句则是化用了《长恨歌》中“夜雨闻铃断肠声”.据《明皇杂录》,玄宗逃奔蜀地,在经过斜谷口时,大雨如注,正思念杨贵妃的玄宗听到雨声与铃声相应和,倍感凄楚和痛苦,于是创作了《雨霖铃》曲.诗人正是抓住这一典故,以“乱铃声”极写玄宗的凄惶心情,以“倍沾襟”极写玄宗对杨贵妃思念之深.后两句是说:在那逃亡之际不知有多少为抵抗叛军而流血牺牲的将士,君王却不哀痛,毫无怜惜之心.这后两句便同开头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唐玄宗对宠妃杨玉环的死是思念不已,涕泪“倍沾襟”,而对为抵御叛军浴血奋战而丧身沙场的万千将士却毫不“动心”,唐玄宗是“圣明天子”么?只不过是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昏君而已.
对郑诗第二句可作如下理“云雨难忘”是说唐玄宗对被赐死的杨贵妃未能忘怀;“日月新”是说安史之乱被平定,山河重光.对李诗的第一句可理解为:“蜀道如天”是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雨淫”是说雨下了很久.
关于李诗中“倍沾襟”与“不动心”,说的都是唐玄宗,揭示了他对杨贵妃的死和抵抗叛军而死的将士的不同情感.若对二诗细加比较,我们不难发现:郑诗隐含有讥讽,李诗则是严厉谴责.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