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关于鲁迅的《雪》的议论文6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05:17:56
关于鲁迅的《雪》的议论文600字.
《雪》,鲁迅战斗人格的象征
在鲁迅的《野草》中,我最爱《雪》这篇,这篇散文诗想象奇谲瑰丽,文采华美,立意高远,我认为是一篇鲁迅战斗人格象征的美文.
文章结构基本上是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着重写江南的雪,后一部分着重写朔方的雪,这两个部分既相互对比,也互相映衬,它反映了鲁迅人格里面不同的构成,即温情的一面和战斗的一面,用他自己的诗说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有温情更显战斗的决绝,有战斗更显温情的可贵,但出于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性的深入体察,终其一生,鲁迅都是以战斗的姿态,不原谅任何人的态度笔耕不辍,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从力度到广度从事启蒙成就最为卓著的巨匠之一,而建国以后对鲁迅的政治化解读,无碍于我们还原一个真正的启蒙者的本来面目.
文章第一部分写江南的雪,首先把江南的雪写得“滋润美艳之至”,这是对江南的雪的特点的总概括,接下来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和想象来分写这一特点,我们看到的是鲁迅想象中的一幅美好的画卷,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这幅画的特点,我愿意用“温暖”这个词.这幅画所传递出的恰恰是鲁迅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鲁迅向往这样的温暖和和谐,鲁迅向往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如果说第一段只是这个世界宏观的一面的展现,那么第二、三段就是选择了一个具体的鲜活的画面来进一步展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和温暖了,孩子们那活泼生动的童趣,仿佛是鲁迅对自己在父亲死后那悲剧少年时代的返照,对现实世界中中国人人性的绝望和透彻的的体察,让鲁迅更加认识到孩子们那个童年世界的可贵,这就如在《故乡》中鲁迅对那个在月夜刺猹的少年闰土的永久怀念,和对成年后的闰土的绝望.总的说来,这第一部分写江南的雪就是表现了鲁迅对一个美好世界的深深向往,他用自己的想象用一幅奇绝瑰丽的自然图景和一幅孩童堆雪人的温情画面充分表现了这个他向往中的美好世界.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笔锋一转,又写起了朔方的雪,如果说第一部分写尽了鲁迅对一个美好新世界的向往之情,那么这一部分鲁迅又写尽了对这个眼前旧世界的决绝的战斗姿态.朔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我认为这句话里面的关键字应该是“决不粘连”,“决不”表现的是态度的坚决,“决不粘连”,表现的是一种战斗的姿态,即鲁迅的战斗是面向一切他认为不合理的的战斗,是即使铁屋子里只有他一个醒着,他也义无反顾要摧毁这个铁屋子的战斗.但是这样的战斗必然是孤独的,既有敌人的明枪,更有那些还在沉睡者的暗箭,但鲁迅还是要做一个这样的猛士,这个猛士即使独自在黑夜和寂寞里奔驰,但他的血是热的,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因此这里面句句是写朔方的雪,其实是句句在写他自己的战斗人格,这种人格就是无所依傍,天地任我独往来的大无畏的战斗人格,这正是所谓“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的一个突出体现和深入刻画.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因为他高度凝练的概括了鲁迅战斗的人格,“那是孤独的雪”一方面展现了作为一个启蒙者那不为人所理解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展现了鲁迅坚毅的战斗精神,那就是决不和那些真面假狐者为伍彻底斗争的姿态.“是死掉的雨”,暖国的雨的确是好,但它“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它也许适合一些人在那里风花雪月、醉生梦死,高唱太平调,但它缺的正是一种战斗的姿态和精神,它还没有从太平盛世的温柔乡里醒过来,但鲁迅坚决弃绝这样的“暖国的雨”,他以一个清醒者的姿态抛弃了它,表现的是他对现实世界的绝望.“是雨的精魂”,但战斗的目的是什么?是把那个遥远的“暖国的雨”里的美好世界从理想变为现实,而不是错把现在这个世界当成是理想世界去粉饰太平,所以说“死掉的雨”是对现实的绝望,“是雨的精魂”是认识到唯有否定眼前这个世界,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所以说《雪》这篇文章无关什么革命斗争,更不是写景抒情的那种小散文,而纯粹是鲁迅对自我人格的一种解剖,在这种解剖中,鲁迅把对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决绝的战斗姿态高度的统一了起来,是一篇地地道道的鲁迅自我人格的象征,它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是一篇不愧为大家手笔的经典之作,可惜能读懂者,其几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