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文科爱好者卷子最后一课阅读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1 12:34:19
答案
解题思路: 哪位作者写的《最后一课》的阅读题?不知这样的解答你能否满意,祝:心情愉快,学习进步!
解题过程:
最后一课(节选)
郑振铎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的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伪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的讲下去。一分一秒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的讲下去。学生们照常的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的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然而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的不停的在抄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恋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1.“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这句话说的“‘最后一课’的意义”是什么?
答: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大地前的最后一课,是中国师生能享受自己作为中国国民权力和义务的最后一课。
2.在“最后一课”上,“我”有哪些不同于往常的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
答:坚毅的决心,沉着,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因为我有一颗爱国之心,所以是这种表情。
3.节选部分的最后一段写学生们对黑板、粉笔、课桌、课椅等的依恋,目的是什么?
答:写出学生们对学校、对家乡、对祖国的依恋。又表达了学生们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
4.本文于都德的《最后一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答:都是通过最后一课的情景、气氛、师生的表情来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不知这样的解答你能否满意,如有不同意见,可在下面的继续讨论中留言,老师愿意真诚地与你进一步探究。祝你开心、快乐、进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