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古文五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1 00:57:14
杜牧《阿房宫赋》实词虚词通假活用特殊句式文学文化常识总结
解题思路: 见解答。(祝:暑假过得充实、愉快!)
解题过程:
杜牧《阿房宫赋》实词虚词通假活用特殊句式文学文化常识总结
答: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世称杜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元外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早年颇有抱负,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回纥的侵扰,加强国防,以拯救日趋衰败的唐王朝,晚年渐趋保守消极。
  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人称他“樊川先生”、“杜樊川”。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杜牧年轻时风流一时,曾经踏遍扬州青楼,留下情诗无数。生前闭门谢客,将所写诗篇整理后烧毁,仅留下十之二三,其中不乏计谋计策。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写作背景:
《阿房宫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散文,遣词用字无比华美,思想深刻见骨,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之一。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据说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实为咸阳宫而非阿房宫,作者以此以示诫人。)从此,阿房宫的兴灭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杜牧也加入到这一传统的议论中来。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西汉的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著名论断。扬雄认为赋的共同特点是词彩华丽,而在内容上却有着“则”与“淫”的区别。他把片面追求形式的赋称为“辞人之赋”,其特点是雕绘铺陈的泛滥(淫);把注重社会内容、有讽谏意义的赋称为“诗人之赋”,其特点是符合儒家的诗教原则。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杜牧这篇赋是典型的“诗人之赋”,它在“丽”的同时,也体现了“则”的精神。在晚唐,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不易的。晚唐律赋中,不乏咏古伤今之作。洪迈在《容斋四笔》卷七中指出:“晚唐士人作律赋,多以古事为题,寓悲伤之旨。”他列举了当时名气很大的赋家黄滔的作品,如《明皇回驾经马嵬坡》,其中有“日惨风悲,到玉颜之死处;花愁露泣,认朱脸之啼痕”等句子。但这种赋大都是抒发思古之幽情,没有更多的影射社会现实的内容,因而只能名噪一时。而杜牧这篇《阿房宫赋》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实词整理:
[六王毕]六国灭亡了。六王,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 毕 ]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一]统一。
  [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
  [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廊腰缦回]走廊宽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
  [盘盘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
  [冥迷]分辨不清。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媵、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荧荧,明亮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杳]无影无声,形容声音的遥远。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缦立]久立。缦,通“慢”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是举其在位年数,形容时间长。
  [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精英”也指金玉珠宝等物。
  [剽(piā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剽,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倚叠]积累。
  [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逦迤(lǐ yǐ)]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锱(zī)铢(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庾(yǔ)]露天的谷仓。
  [九土]九州。
  [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固]顽固。
  [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拔、攻占。
  [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使]假使
  [族灭]被灭族。
  [不暇]来不及
  [族]作动词用,灭族,杀死合族的人。
  [递]传递,顺着次序传下去。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骊山,从骊山 ,名作状)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精英,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名词作状语。铛、石、块、砾,看做铁锅,看做石头,看做土块,看做沙砾。名词作动词。)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0.廊腰缦回(腰、缦,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13.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14.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15.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16.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语后置
  (1)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差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
  ④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⑤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
  ⑥直走咸阳(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今义:行)
一词多义
  一:
  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5、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6、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 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4、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家族)
  焉:
  1、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2、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3、 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4、 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疑问副词。)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兼词。)
  6、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
  而:
  1、 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北麓建构,折向西面。)
  2、 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 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夫:
  1、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
  2、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语气助词。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观夫巴陵胜状(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