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后游》杜甫 的赏析 加急 我就这么点分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0 19:18:34
《后游》杜甫 的赏析 加急 我就这么点分了
1.有人认为颔联是很含蓄的 请说说你的理解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写《后游》.这首诗景象鲜明,表面看来豁达开朗,似乎有沉醉于风景的安适,但实际上并未脱离杜诗之主打风格——沉郁.只是此诗表达得委婉曲折,所以颇有以乐景写哀情之意,感人至深.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优秀的写景诗大多融入诗人的主观情感,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但通常都是先写景后抒情.这首诗却是先写情后写景,表现出与传统模式的差异.正因为是第二次游览,所以“寺忆曾游”、“桥怜再渡”,忆起前次游寺的情形,再度走过必经的小桥,不由得对桥也产生了感情,未游而情已至.:“忆”“怜”点出诗人对再游之地的爱怜之情,将“寺”、“桥”两字提到句首,突出了游览之地,加深了情感.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怀着这样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游山观景,山水景物在诗人的眼中自然会带有别样的色彩,由主观情感的外射而形成所谓的“移情”现象.这两句运用拟人化手法,仿佛江山花柳都在等待着作者,奉献着自己的美.因此,在诗人看来,江山风物都敞开着怀抱,似乎在等待着人们来游览,而花草树木,则更是略无私心,任凭人们践踏攀抚.这样一来,江山、花柳皆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客观的自然幻化为有情之物,且通过诗人之“怜”与“江山”有待的双向交流,既深化了“后游”的感受,更体现了诗人“民胞物与”的博大襟怀.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五、六两句才写眼前之景,因云开雾散、天空晴朗,所以使人感到广袤的原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而时至暮春,日照时长,所以沙岸温暖宜人.写眼前景其实也是一略而过,着重的仍是写一种感受.颈联两句诗,以时间推移分写晨景和晚景,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正因这样美好的感受,使飘泊在外的愁闷都一扫而光了,自己真恨不得在此地长久地流连盘桓了.以“客愁”作衬垫,更显出游兴之长,进一步渲染修觉寺景色之迷人.
回答楼主的问题:
1、颈联的含蓄,主要表现在作者是先表明自己的主观情感,再推出眼前的景色,并且景色是以晨景和晚景在两句中缓缓托出,在前面鲜明的情感表达之后,这种拉幕式的景色描写就显得含蓄而委婉,同时也衬托出上两句【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的情感更加深沉绵长.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尾联表面上的意思是因为美景使作者羁旅他乡的客愁一扫而空,实际上却是以以乐景写哀情,情绪的洒脱豁达和美景的安适怡人更加衬托出作者人格深处对祖国大地的热爱和纷乱世事的愁思,但是这样的情感隐藏在开朗的情绪之后,显得沉郁深刻,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