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宋朝的“交子”有“银票”这一称呼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8 16:30:30
宋朝的“交子”有“银票”这一称呼吗?
宋代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当时的人叫不叫它“银票”?
我要具体资料
不叫!
中国的银票与交子简介(附图)
宋代初期,把后蜀政权所辖地域分为两川、峡西两路,亦称两川.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把两路分为四路,即益州、梓州、利州、夔州,
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的地域名称就基本形成了
“四川”路本是四个行政单位,为什么要把它们连起来称呼呢?这是因为它们同属于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域,因此,在货币的使用上它也享有特殊
的地位.唐朝的货币是用铜钱;唐末及五代时,割据诸国各自为制,于是钱有铜、铁两种.当时,南唐、楚、闽、蜀诸国皆铸铁钱,与铜钱并
行,但铜钱极少.北宋初年,对江南采取逐步消灭铁钱的政策,但对于四川地区则听其行使.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年)还禁止铜钱人蜀;
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又明令四川地区的铁钱不得出境.王小波、李顺起义失败后,四川富商嫌铁钱太重,携带不便,有碍于贸易往来
,于是相约共同发行一种纸币,取名“交子”,在市场上流通.由于纸币轻便,利于流通,地方官员被迫承认其存在,并加以保护.
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由于“交子”信用问题,不能如数兑现,曾一度停止使用.后来,经过转运使张若谷等人的建议,特设官营
的“交子务”,由官方发行,并规定一定的发行额、准备金流通期限和兑换方法,“交子”发行以三年为一期,到期兑换新交子,流通区域只
限于四川境内.这样,四川地区就成了区别于宋代其他地域的经济特区.恐怕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宋朝统治者才把四川境内的四路合并称为“
四川路”. 由此可见,在中国货币史上,四川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纸币的地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纸币的发源地,并很快在全国推行.马
可·波罗把中国使用纸币的消息带到欧洲后,欧洲人根本无法理解.
官办纸币及银票
(一)北宋的交子(后改为钱引)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约产生于太宗淳化年间(990~995年),开始由成都十六家富商联合建立交
子铺,发行交子.天圣元年(1023年)成立益州交子务,翌年发行官办交子.交子发行以三年为一界,界满以新交子收回旧交子.每界发行控
制在125万余缗(贯),以铁钱为钞本,币值较稳定, 对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到北宋末徽宗在位时,政府滥发交子,交子信用下降,遂于
大观元年(1107年)把交子务改为钱引务,改称交子为钱引.不久,河、 湟的军费全仰发行纸币来解决. 发行额达2655余万贯,由于两界发
行,其数相当于神宗以前的42倍,一般贬值 3/4,有些地区贬值90%,引起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北宋政权在内外交困中终于走向了灭亡.
(二)南宋纸币有多种,主要是会子,绍兴三十年(1160年)开始由官府发行.在孝宗(1163年即位)以前发行额还有所控制,孝宗淳熙三年
(1176年)开始两界并行,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又曾三界并行.到宁宗开禧年间(1205~1208年)韩侂胄之流靠大量发行纸币作为军费,
从此发行额扶摇直上.
(三)金代发行的纸币叫"交钞".贞元二年(1154年)开始发行,以七年为一界,期满兑现或换新钞.从章宗即位时(1189年)开始取消七年
为界,成为长期流通纸币,于是开始通货膨胀.
(四)元代货币以纸币为主,其纸币制度称为钞法.元代钞法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阶段.中统钞于中统元年(1260年)发行,
以金银为本,钞本不许亏欠挪用,发行量严格控制.到忽必烈末年,信用有所降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发行至元宝钞,与中统钞并
行,一贯当中统钞五贯,即承认中统钞贬值4/5.至元十年(1350年)又发行至正交钞,一贯合至元宝钞二贯,二钞并行流通.至元十七年
(1280年)起,佞臣阿合马当权,为应付财政困难大量印钞,又动用钞本,便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五)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设立宝钞提举司.翌年,诏命中书省主持造"大明宝钞",同时禁止民间金银买卖,只许向政府换纸钞.大
明宝钞不分界,不限时间,不定发行限额,也无准备金.这样发行后不久,由于投放太多,导致纸币贬值.最后,政府不得不放弃禁用铜钱和
金银的法令.明朝在统治中国的200多年时间里,只发行过一种钞票,即大明宝钞,币面只印洪武年号,最大面额为1贯,即使后来的通货膨胀
,也没有发行过大钞.
(六)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军费激增,国库枯竭,为"济国用之不足",决定发行纸币.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两种纸币:一是
户部官票,简称官票,又称银票!,以银两为单位;二为大清宝钞,又叫钱票、钱钞,以制钱为单位.清政府本意是纸币"与银钱并重",并规定
出纳皆以五成搭用,但实际上政府自坏成法,收款时少收或拒收钞票,支付时多付钞票,造成钞价大跌.此后官票继续贬值,福建强制推行票
钞,激起民变.至此,清政府下令课税停止收钞,只收实银,各项开支也不用钞.不久,随着咸丰帝去世,官票官钞也"寿终正寝"了.
民办纸币及银票
唐朝时期,商业发达,商人经常携带大量现钱到市场买卖货物,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于是便存入商店,由商店代为保管,也有存入药店或外
国人开的波斯店的,这便是最早的存款和保管业务.在这些商店、药店中,有一种接近于专门办理存款业务的机构,就是寄附铺,还在柜坊.
寄附铺以办理存款为主要业务,兼营商业,这是最早的存款机构. 由于存款业务的扩大,一种重要的信用工具产生了.这就是书贴.可以说它
是世界上最早的支票,它是存户向寄附铺或柜坊发出的要求付款的通知书,上面写有付款数量、收款人姓名、出贴人姓名、出贴日期等项. 汇
兑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商业发展,铜钱携带很不方便,又因钱币缺乏,有的地方禁止钱币出境,于是便发生了汇兑的办法. 唐朝的汇兑叫飞钱,
又叫便换.唐代各道的地方政府都在京城设有进奏院,各军、使也设有办事机构,专司同中央政府的联络.商人在京出卖货物后,如果不愿或
不能带现钱回家,就将钱交给本道的进奏院,进奏院开出一张票券,各持一半.商人回到本地后到相应的机关合券核对,如果无误,便可领回
现款,汇兑就这样产生了.
典当业俗称当铺,南北朝的典质,唐朝的质库,宋朝的解质,都可称为当铺,都是一种高利贷资本,经营以物品抵押的个人放款.到了清代,
典当业更加发达,1664年(康熙三年),全国有大小当铺2万多家,其中山西省有4695家,广东有2688家.当铺的业务已不限于经营抵押放款,
也经营信用放款、存款和货币兑换等业务,大当铺还签发银票、钱票.经营当铺的除私人外,还有地方政府,用公款开设当铺牟利.
明代,由于金、银、钱、纸币兑换的需要,于是便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钱币兑换的人,以此为业,开起钱铺来,这就是最早的钱庄.到了明末
,钱庄已成为重要的信用机关,不仅从事金、银、钱、纸币间的兑换,还办理放款、存款和汇兑.
清代,钱庄的设立变得广泛,其功能也不断增加,不单进行银、钱的兑换业务,后来还经营储蓄和放贷,并且发行钱票.另外还有一种金融机
构,其业务范围和钱庄相似,只是发行的兑换券称银票,这种机构称为银号.钱庄、银号的普遍建立使得钱票和银票的流通遍及全国,单北京
就有千余家钱铺,商人将钱票携至目的地就可以兑成现金,不用再担心因银钱过重给旅途带来不便.上海的豆、麦、棉花、布等交易多以银票
支付,避免了许多麻烦.
票号是清代重要的信用机构,初始以汇兑为主,又为山西人首创,所以又有票庄、山西票庄、山西票号等称谓. 庄票.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载
有一定金额并由其负责兑现的一种票据,分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贝票即付,远期庄票到期付现.庄票的信用很好,可代替现金在市面流
通.
lz :(六)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军费激增,国库枯竭,为"济国用之不足",决定发行纸币.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两种纸币:一是
户部官票,简称官票,又称银票 才开始有银票的叫法~~
所以交子当时不叫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