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第25课(诗歌鉴赏与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0 03:41:51
望岳 1、这首诗的创作历程是什么? 2、诗人“望岳” 望到了什么?并描述出来 3、诗中较好的诗句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春望 1、诗歌的意思是什么? 2、诗歌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状况 3、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诗中较好的诗句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石壕吏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 2、差役捉人为什么在夜里 3、老妇人含泪“致词”从几方面揭露给人民造成的灾难 4、老妇人自情赴役差役是否大发慈悲放过了她哪从文中找出一句 5、作者叙述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解题思路: 根据是个内容把握有关知识和思路
解题过程:
这位同学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望岳
1、这首诗的创作历程是什么?答: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
2、诗人“望岳” 望到了什么?并描述出来。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它汇聚了大自然的神奇秀美,把北南两坡分化成黄昏与拂晓。山间层云升腾令人襟怀激荡,双目圆睁凝视着入巢的归鸟。)
3、诗中较好的诗句有哪些并说明理由。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春望
1、 诗歌的意思是什么?答: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至德元年八月,杜甫从鄜州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2、诗歌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状况 答: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3、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4、诗中较好的诗句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石壕吏
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答:安史之乱时期 诗人路过石壕村看到官吏在夜里捉壮丁的情景。
2、差役捉人为什么在夜里?答: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3、老妇人含泪“致词”从几方面揭露给人民造成的灾难。答:从对士兵生命的牺牲,对家人精神的摧残,对百姓经济的影响等几方面来写的。
4、老妇人自情赴役差役是否大发慈悲放过了她哪从文中找出一句?答: 没有。“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作者叙述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诗中通过石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捉去服役这一事件的形象描绘,揭露了统治者及其官吏的残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人民悲苦遭遇的深切同情。
这位同学,如对解答还有疑问,可在答案下方的【添加讨论】中留言,我收到后会尽快给你答复。祝你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