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怎样写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1 16:39:31
解题思路: 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果有不同意见,可在下面的继续讨论中留言,老师愿意真诚地与你进一步探究如果回复的晚些,请见谅!祝:天天快乐、学习进步!
解题过程:
【思路分析】
先了解什么是议论文
有什么论证方法
然后还要注意积累论据
议论文的结构
结合范文看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写作容易出现的问题
范文引路
一、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一个事物或道理,加以论证说服或者提出一种见解的文章。
二、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不管文中是对一个事物或一个道理进行论证说明,还是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批评反驳,都要达到说服读者,令读者信服的目的。如果从思维类型上说,议论的主要任务,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三、议论文的作用
议论文在表现作为文章中心的论点时,需要用有力的事实、深刻的道理对论点加以证明,以使读者能够信服。议论文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报纸电台的社论、评论,工作中的讲话、报告,司法领域中的起诉书、答辩状,以及在个人书信中表达自己的见解等等,都需要议论文。另外,学习议论文对个人修养也是大有帮助的,它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敏捷,分析透彻,说理有理有据,也可以培养人说话清晰深刻,富有条理。
四、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及其写法
议论文是由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四个要素组成的。这四个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议论的任务,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
学写议论文,主要应该掌握四方面的问题:第一,要选择有意义的论题;第二,要有明确的论点;第三,要有充分的论据;第四,要进行强有力的论证。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1、要选择有意义的论题
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是选择论题,也就是选择所要议论或者评论的问题。
选择有意义的论题很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论题才算有意义呢?一般来说,有针对性的和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就是比较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在选择论题的时候,首先应该想一想,你的文章是写给哪部分人的,你要议论的事对这部分人来说有没有针对性,能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你写出来的文章就是比较有价值的。
2、要有明确的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或者是态度。它好比记叙文中的主题,它是统领全篇的中心。
与记叙文的主题应当鲜明集中一样,议论文应该有一个鲜明集中的主题——明确的论点。有了明确的论点,才能很好地组织材料,才能保证文章不枝不蔓,沿着正确的方向朝前发展。
确立明确的论点,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对文中所要议论的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也应像提炼记叙文的主题一样,需要从论点到材料、从材料到论点反复思考,使二者相互吻合,相互支持。
要想对自己所要议论的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就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问题。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往往是十分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仔细分析,从中找出主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只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论点,才是有价值的,才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要想使材料与论点相互吻合,相互支持,就需要运用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反复思考现有的材料哪些需要加强,哪些需要删去;论点是不是与材料有相矛盾的地方,需不需要更换。只有经过这样的反复思考,才能确定出一个十分明确的论点,从而展开有力的议论。
3、要有充分的论据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是文章产生说服力的基础。
要想使论点深刻、能说服人,必须要有充分的论据。论据不充分,读者就不能被你所说服,甚至读者还会说你在讲空话、假话。
怎样才能做到论据充分呢?主要应该做到这样两点。一要有足够的事实材料;二这些材料还必须有较强的典型性。
足够的事实材料,是证明论点的首要条件。要想具备足够的事实材料,首先要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有了较多的材料,才能比较鉴别,从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当然,足够的材料并不意味着材料越多越好,而是要看能不能很好地证明论点,只要很好地证明了论点,材料用得越少反而越好。
事实材料要有典型性,是说所选用的材料应该是最有代表性、最能表现事物本质的。使用这样的材料来说明问题,才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使文章产生较强的说服力。要想得到这样的材料,首先要较多地占有材料,认真地分析比较;其次是要注意结合论点一起来思考,选择出最有表现力的材料。
4、要进行有力的论证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使论点清晰、突出,具有说服人的力量,就像记叙文写作中,需要调动各种手段、运用各种方法,把主题表现得鲜明突出一样。
好的论证应当是严密有力的,即论据与论点紧密相联,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论点很好地统领着论据,二者有力地、共同地完成了说服读者的任务。
作为中学生,要想使论证严密有力,产生强有力的说服作用,主要应该掌握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二是要精心地安排组织材料。
议论文的论证,主要运用两种思维方法,即我们前面讲过的归纳的思维方法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具体到写作实践当中,基于这两种思维方法,人们又创造出多种与之相适应的议论方法,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
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举事例。即事例论证,就是用最能表现论点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我们通常所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实际上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之处,是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材料。
讲道理。即道理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一个事理作为论据,来表现另一个道理(即文章的论点)。运用这种方法,应该注意两个事理要有一定的联系。否则,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说服力。
反证法。即反面论证,就是不从正面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来加以证明。这种方法,往往能产生正面证明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要使反面的“结果”来触动人心。例如:
我们应当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讲卫生,浑身哪里都是脏的,别人见了你就会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不讲卫生会传染很多疾病,严重地危害我们的健康。
对比法。即对比论证,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这种方法,往往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事物的对比性,也就是说这种对比,必须能有力地证明论点。
比喻法。即比喻论证,就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阐发道理、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
除去以上四种最常用的议论方法之外,还有类比法、因果互证法等等。
我们知道,思维方法的正确与否,对一篇文章的成败有很大影响。所以,我们在考虑论点的时候,首先应该弄清楚,构思这篇文章应该用归纳的思维方法还是演绎的思维方法,采取哪一种议论方法比较合适。只有把这两个问题想清楚,才能保证文章该详则详,该略则略,按计划的路线向前发展。
五、议论文的结构
确定了议论方法之后,还要精心安排组织材料,也就是考虑文章的结构问题。议论文的结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这样三种:一个是先总后分,一个是先分后总,另一个是推进式。先总后分,是先提出全篇论点,然后从不同方面来加以论证,这是一种演绎的方法。先分后总,是先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比较分析,然后进行归纳,得出结论,这是一种归纳的思维方法。推进式,就是一步一步地议论分析,由浅入深地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归纳,或者说是多层次的归纳。
无论采取哪一种结构方法,从文章总的发展趋势来说,都应该呈现出一种由浅到深,一步比一步更有力的气势,不能越到后面越乏味无力,那样是无法吸引读者的。
六、结合范文看议论文写作
前面我们已经懂得了写议论文的基本要求,为了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下面我们结合《让心灵去承载大海》,看一看他是怎样进行议论的。
【范文引路】
让心灵去承载大海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阔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永远怀着一颗宽容之心,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带着一颗宽容之心,去看,五彩斑斓,到处都是美丽的画卷;去听,高山流水,四周都是雄浑的交响曲;去嗅,意味深长,环绕在你身边的都是芳香…… 宽容无疑是人们最重要的美德,宽容可以让一个人显得有素质有修养。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那次演讲,更加体现了宽容之美。不,这是一种大爱!当臭鞋向总理飞去的时候,温总理很镇定,他当时没有责备和批评,而是以极高的涵养和度量继续完成了他的精彩演讲,表现出一个大国总理宽阔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事后,英国剑桥大学就此事件询问处理意见时,温总理说:“年轻人还是以教育为主,希望剑桥大学能够给这个学生一个改过机会。”他竟然为这样的学生求情,这几乎让每一个人难以理解,匪夷所思。但这就是中国式的总理,是其它国家无法复制的!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就是中国人的宽容!
宽容使人豁达,宽容表现在一个人每时每刻的行动中,不为一点小事而“大做文章”。对待别人的过错,总能够置之一笑。你听说过六尺巷吧。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得名。它已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历史见证。这岂不是宽容的产物和结晶?一个宰相身份的他,竟在一个普通百姓面前“低头”。这不是屈服,而是一种儒雅风度,充分说明他具有一颗博大的宽容之心。
宽容是一种财富,是一种无形的洛阳牡丹“花会通信证”。只有宽容,你才会结交更多的朋友,才能立足社会。古时候,一个人挑着一担罐子在大街上走。由于人太拥挤,一个人不小心把罐子碰破了。然而,这个挑夫竟头也不回,继续往前走。有人问他:“你不知道你的罐子被人弄破了吗?”这人微微一笑说:“我知道呀。既然已经破了,回头又有什么作用呢?何况那人又不是故意的,而街上的人又这般拥挤。不就是小小一口罐子吗?”可见此人之豁达之宽容啊!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在我们古代已经提倡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是很多,尤其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提倡这种传统美德,似乎更为必要。
带着一颗宽容之心去迎接明天的太阳,你会发现太阳是那么圆,那么漂亮。不要随意把宽容丢弃,宽容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备行囊,是我们摆渡人生之船最有力的船桨。要想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必须先使自己的心里充满阳光。学会宽容吧,让自己成为心胸豁达的宽容之人,让心灵去承载大海吧!


最终答案: 1.屈与迁 人的伟大,不在于他为某件事壮烈死去,而在于他能够为某件事 一个作家 胡说:人的伟大是价值的体现,而不是死与活。 活着,为了度乐,卑贱的活,死了,为了国家,轰烈的死。难道死了比活着伟大吗? 我不喜欢将屈原与司马迁相比较,就像不喜欢将群人们相比较谁群一样。屈原与司马迁都是悲剧的主角,比较他们就是比较他们的悲剧,是多么让人难过的。两人的成就与伟大,是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方位,不同的时代。就像质量与深度的比较,时间与空间的比较。有一定联系,却不可相比。 可以说,在历史上两人都是浪花,影响到了浪花的方向。 司马迁身受宫刑,一生不得志,却有志。于是,作为一个有身份的人,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杀,而是不自杀的理由。他需要理由,因为他不仅要期满自己,更要期满别人。他不怕别人的指指点点,都怕做不到“不辱先”,于是,对世人,他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任庞书”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得以说明。司马迁的伟大便从此得到体现.他卑贱活着,为了自己的理想,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它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人们不叫他公公,叫“太史公”。不论是《史记》,还是纪传体通史,都在历史上发挥极大作用。 忽然,又想起鲁迅先生的话“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便是说了他的成就与《史记》的地位。 看见了离骚,又想起了屈原,便想起了《离骚》。 屈原的生活,却也有自己的不幸,身怀报国之情,空有满腔热血,却不得发挥,在破败楚国城墙中,一次次试图修补,却无发完成,最后,却被这即将倒塌的城墙压在下面,流亡23年。23年的流亡与失望,,无情厮打屈原的信心。希望一次次燃烧和浇灭,榨干了他骨子中的理想,可以想象,屈原的命运有多凄惨,身怀济世报国之才,救国兴城之心,却被流放。地位的巨大落差屈原承受着,被误解的痛苦屈原承受着,一切一切都压在一个老人的身上。屈原的心早已被岁月侵蚀的破败不堪,只剩下最后的信念苟延残喘。如果他到秦国,一定十分的幸福。可他没有,如果说他的卑贱为理想活着,这便是体现。在《九歌》《天问》等作品中,都有他的理想折射。他听到楚国灭的信息,他的心思了他我们无法要求一个老人做什么。他的生命已尽,无法再做什么了。理想也完全变成不可能! 如果他年轻,他一定会去复国,可他老了。他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写了传世的《离骚》,并将它传了出去—否则我们也不会知道。他自杀了。他是圣人,圣人的处境我们无法明白,他是悲剧,主角的理我们不会清楚。他为了让世上更多的人“清楚”,他自尽了。他成功了,它的价值在这一刻体现,世人为了纪念他,有了端午节死后,他暝目了,他死,为理想而死,依然伟大,并不是什么消极。司马迁本人对他十分推崇,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是用屈原自比。 屈原与司马迁一死一生,皆尽是追求理想的两种不同方式,怎么能说谁伟大与不伟大呢? 屈原与司马迁都很伟大,不仅因为他们实现了理想,更多在于他们的追求与结果。 屈原为理想可以死,司马迁却可以卑贱的活,我们呢? 2.不要规矩,自成方圆 世道天天在变,江湖总是不安。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此言足以概括今之文学江湖。 话说数载前,老前辈们举办“新概念”,以武会盟。武林新秀韩寒横空出世,以一支凌厉的笔击败各路豪杰,群雄皆服,文坛俱惊。韩寒一役成名,一时拜服者甚众,隐然有成门立派之势。 自此,江湖乱矣。 有韩寒之例,各路少年豪杰无不将“新概念”视为成功之捷径,趋之若骛。纷纷抛了陈规,弃了旧俗,自立起门户来。有狂傲不羁派,有叛逆的,有哲思的,荒诞不经,大言不惭……真可谓应有尽有。倒是令老前辈们始料未及,竟有些招架不住了。而江湖似在一夜之间改弦易辙。校园的条条框框开始散架,学院派的规规矩矩惨遭抛弃,在“新概念”及其后的各种武林英雄会的引领下,“80后”们纷纷抛弃了书上所教的写作规矩,自成方圆而去。 史载:80后天下,自此成矣。 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踩一代人。就在80后巨浪正要回落时,踏在浪尖上的另一巨浪汹涌来袭。 在不久后的一段时间里,世人皆叹:天下尽归非主流矣。 此言不虚,90后的大浪来得比80后更汹涌、更猛烈。而且,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口号——“非主流”。 非主流者,自成主流也! 这些人非主流得十分彻底。老前辈的老规矩自然已不放在眼里,就连新前辈的也毫不理会。而是自成规矩,自画方圆。本着“宁可天下人与我同,不可我与天下人同”的理念,立异标新,努力地做被追随者而非追随者。 噫!经两代人的闹腾,江湖已是纷纷扰扰,难得安宁。只是不知能否真领得百年风骚。也不知再过数载,“千年后”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画出何种方圆? 3.生活色彩 总想为你唱支歌,唱出内心的感慨; 总想为你唱支歌,唱出激情的澎湃; 总想为你唱支歌,唱出时代的情怀。 青春,是一片浮华的烟云,可他们总是说弥足珍贵,我们更是不停的用时间来灌溉,用整个灵魂去疼爱,它的记忆犹如一把刀刻在你的启示录上,成了永远抹不去路程的足迹。尽管有时叶的散落风的离去你会感到些许痛楚,但在十年或几十年之后这将会成为你懂得快乐的源泉。 一段没有结局的故事,会是怎样?看着一对对老夫妇携手走过夕阳的美景消失在街的尽头,他们会比现在的年轻人更懂得去把握生命的历程。紧紧挽住爱人的臂膀,懂得了些许的纵容,心里怀揣的却又是另一种感激之情,彼此心灵相通,感情相拥,执手永恒。 青春的光芒与夕阳的美景永相贮存,镜中的花,水中的月,如此的美景如此的莞尔,就连肖邦的夜曲也唱不出内心的感慨。 为何那泉水总会从泉眼中涌出,而逍遥的涌向四周不受拘束,浩渺的歌总能唱出每个人的心声,虽说听者有心,但从你的双眸中流露的是你对过往遗憾。明明说好的那是一个终点,适合不适合都不许轻念,有太多美好的东西,谁的一生不会放弃些许?你拥有着一种适合自己的环境,充斥着不同色彩,把自然揽入胸怀,原来生活会如空气般新鲜。 人未变,心未变,彼岸的灯火阑珊,月色的庭院,当隔岸的杨柳飘洒在你的胸间,你我爱的只是各有差别。雨随风落,飘洒的树叶不曾遗忘,落叶归根的情怀,又将贮存在新的一片天。我们说蝶的变化是美丽,蝶的退化是遗憾,然而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本质,在唱响生命美的同时,还需要历练。 唱出激情的你,澎湃的犹如滚滚江河,栀子的岸边永远留存着一场豪迈的送别。 也许,飞蛾扑火,最终化为颤动的云烟,你能为之感叹得不到什么?一种追逐,是快乐的放任。 落花,流水也未尝不是一种感悟的沉积,就像风雨的天空会带给你心境的波澜,人由景而伤,有感而伤,只是心已远。 昙华素艳掩不住它的娇姿,却又抓不住它的繁华,一夜的惊喜,一夜的湮灭,挥挥洒洒随风而去,却又归于尘土,或喜或悲,又似一种循环。为感伤之事而伤感,为愉悦之事而快乐。 有人说:“生命薄如蝉翼,不知何时命运会把我们吹响哪个岸边。”既然如此,我们不如随着风的摇摆,唱出时代的情怀。 人生,我说,总想为你唱支歌,唱出生命的色彩。 5.玉不琢 曾几何时,各地涌现大量神童,有几岁出书的,也有几岁写歌的。可如今,当年的神童仍在社会上叱咤风云的又有几个?时间吞没了他们。正如一块璞玉被不断打磨,加工,最终却只留下光鲜的外表,内在毫无内涵可言。 的确,现代人是不幸的。为物质所累,为红尘所蔽,新为形役,终日碌碌。人们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充斥着。渐渐,我们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祖训,物质多得过剩,心却只剩下一片荒芜。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先人,那些为理想奋斗的人。因为不加修饰,李白才能仰天长啸“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傲气,给一个盛世留下了他的记号;因为不加修饰,五柳先生才能静坐于菊花丛中让诗意随风吹向远方,让自己的心得到解脱;因为不加修饰,朱自清才能挺直身板大声说道“宁死不吃救济 粮”,让气节在困境中得到诠释。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没有被社会的污垢沾染,在嘈杂的社会上保持一份璞玉应有的本质。 是谁说“玉不琢,不成器”?正是有了打磨,人们才失去随性;有了雕琢,人们才失去自然;有了精细,人们才失去朴实。我们便如同那璞玉般,在社会上被打磨,被锤炼。但人总是会被不利的条件影响的。所以我们的性格中多了些庸俗,多了些肤浅,多了些圆滑。最终失去了璞玉本应该有的本性。渐渐,我们忘却了我们该有的归宿。 又想到了在童话故事中的指出皇帝真实面貌的那个小孩,他大胆指出了皇帝的错误,却被大人制止了。这就是我们所受的教育,在世俗的眼光中长大,最终也变成和大人一样的人。 保持自己的个性吧。 玉不琢,才不会失去本身的淳朴光泽; 玉不琢,才有直视社会的尖锐棱角; 玉不琢,才会有凌驾一切物质之上的勇气。 古之成大器者,均能坚守一份不被污染的秉性,这才是挣脱所谓传统的束缚的勇气和突破。懂得了生命的目的,明晓了生命的真谛,看透了生死轮回,厌倦了浮世繁华的我们才能尽力保护自己的本性。涤尽心灵的尘埃,剥去世俗的光环,割舍物欲的孽障,弹出生命的轻响。于是,我们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活出至性至情。 玉不琢,是一种态度。 更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