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求五个人物的主要思想观点,结合后你对这些思想观点的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5/01 13:23:45
求五个人物的主要思想观点,结合后你对这些思想观点的看法!
 
儒家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他主张“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克己复礼”.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认为不分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主张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种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个人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著作:《春秋》
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五种教本,连同《春秋》被后人称为"六经".其中《乐》后来亡佚了,现存《诗》、《书》、《礼》、《易》、《春秋》被称为“五经”.
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孟子的主张是复古倒退的,当时许多诸侯都认为不合时宜.他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伦理观是“性本善”.
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
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哲学方面坚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但是,通过学习礼仪,通过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荀子的这种主张,被称为“性恶论”.
墨家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战国初期宋国人.
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书,是他的弟子根据受课笔记编撰而成的.
他主张“兼爱”,消除亲属,贵贱的分别,同等的去爱所有的人、
“非攻”,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尚同”,“明鬼”、“尚贤”等.
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
“百家”中,以儒墨两派最有实力,当时有“非儒即墨”之说.墨家创始人墨翟,战国初期鲁国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墨子主张“兼爱”(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的阶级差别)“非攻”(反对战争,在当时主要是反对不正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墨子创立严密的组织,墨者团体的领导者成为巨子,墨者行动必须遵守巨子的指挥.墨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征用,战国后期逐步不受重视.
道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出身于没落贵族.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老子把“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利“天命”的绝对权威.
老子的哲学里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两方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途径是“守静”.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
政治上提倡“无为”、“顺应自然”.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曾做过宋国漆园吏的小官,后来厌恶官职,“终身不仕”.《庄子》一书,是由他和门人编成的. 又名《逍遥游》是与《道德经》齐名的道家经典.
庄子的思想是以老子为学说为基础而发展的.《庄子》一书更像是以故事的形式对道家学说加以解说.其中的语言形式对中国的古代小说和传奇的文本表达有重大的影响.道家思想讲究一切讲究自然,不可强求,与儒家思想相反.
庄子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乘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子批评孔子在鲁国想要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就像在陆地上推船,劳而无功.
法家
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
韩非是荀子的大弟子,与李斯同学,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韩非子》一书是他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韩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学派的长处,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韩非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德约束).主张君主要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法术势).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