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雨果曾经说过: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 请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以“到达”为话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08:45:34
雨果曾经说过: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 请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以“到达”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知道选什么素材,什么素材可以写
解题思路: 人类无法规避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正是这个巨大落差的客观存在,才推导出人类在这种巨大的落差面前所必须做出的选择,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命题。用高三学生的现实处境来作引子,然后顺势对“愚公移山”所包含的精神洞见进行思辨,使得文章步步为营,论证过程显得缜密而精准,从而很好地将文章的立论推导到一个本质的高度。
解题过程:
精神可以到达 雨果曾经说过:“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有时显得非常渺小。然而人之所以能够征服自然,是因为人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由于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人类才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不可战胜的顽强意志力。 人们在嘲笑“蚍蜉撼大树”的不自量力的同时,却忘了蚍蜉所具有的强大的精神信念。也许人们会同情那只蜗牛枯死在蓬蒿杆上的不幸命运,可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为蜗牛的悲剧所深深触动,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蜗牛面对强大的困境而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事实上,蜗牛缺乏的恰恰就是冲破困难束缚去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尽管登泰山、涉汉江的宏伟目标对一只蜗牛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但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目标,有着自己的理想,它就拥有了强大的取得成功的精神信念。遗憾的是,那只蜗牛最终失去了克服困难的决心,落得在众人的嘲笑下枯死于蓬蒿杆上的悲剧结局。也许有人会反驳说,难道有了精神信念,蜗牛就可以用三千年时间走到汉水,登上泰山?其实不然,虽然目标难以实现,但只要拥有这种精神信念,它就会朝着目标一直努力,即使达不到预期效果,它也会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会在短暂的生命中拥有挑战的乐趣。这也是值得人们推崇的一种精神力量。 实际上,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遭逢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之间的一定程度的反差。比如我们这些身在高三的学生,谁能保证自己就能考上自己所期望的大学?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学校里苦苦求学呢?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不轻易在冥冥不可知的命运面前服输的心理。换句话说,即便我们认同只要勤奋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但是谁又能承认勤奋与成功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联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的真理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规避理想与现实之间发生冲突的必然宿命。但是我们又有谁因为看破了这一点就轻易放弃了呢?这样看来,不断地追求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命题。尽管追求必然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结局,但是造化的必然是,你不可能只为着结果去追求。因为追求只是人们向自身命运叫板的一种必然结果。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逃脱向自身命运挑战的宿命。对那只蜗牛来说,它的宿命就是,不论攀登泰山、跋涉汉水需要多少年,哪怕是刚刚爬了几步就倒毙在地,它也只能认这个“死理”。因为它别无选择。向命运挑战是造化的永恒法则,谁也别想逃离它的约束。 因此,支撑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更多的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却偏偏要去“为之”,这正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人类正是在“愚公移山”这种看似糊涂、实则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洞见的精神感召下,才会一代又一代地与大自然抗争着,才创造了今天辉煌的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蜗牛东攀泰山与南涉汉水的宏伟抱负,其意义不在于它能不能到达,而在于它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不外乎是在实现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精神与价值。屈原自沉汨罗江,不外乎是向世人昭示他的信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不外乎是要实现他所崇尚的节操。正是这些信仰与节操等虚无缥缈的东西,才使得后人获得精神的启迪与感染,那就是只有不向命运低头,才能使人们摆脱一切懦弱与卑怯的枷锁,从而获得超越自我、超越自然的伟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