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中国是否会称霸世界?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1 00:00:54
中国是否会称霸世界?
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确实让世人震惊,但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笔者也感受到了有些国家的人民对于“中国威胁论”的蛊惑还是受到一些影响的,而且我也由此深信,随着中国持续性的发展、成熟,这种影响会愈发严重.
  笔者对这些国家的担心表示理解,谁不会忌惮一个逐渐在身边崛起的巨人呢?尤其是当你不十分了解他的时候.
  笔者不研究政治,也不算懂历史,我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想为中国说几句公道话,也为世人了解中国尽绵薄之力.
  我们知道,5000多年(也有证据显示 8000多年)的中原文明起源自两河流域,长江、黄河,它孕育的是典型的“农耕文明”.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中国人的文明起源是从种庄稼开始的.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里少不了米和面就是这个原因.“农耕”要求从一开始 --- 耕种,就要知道结果 --- 收割,并可以做到把握这个结果,虽然需要天公作美,但整个过程中主要依赖的是可控性.
  由于,农耕从开始就对一个确定的结果有着执着的期待,并且要按照既定的步骤实现这个期待,所以农耕文明是不喜欢节外生枝的,是不希望有未知数的,农耕文明的内在是求安宁的.由此,拓展疆土自古就不是中原文明的终极目标,同时,拓展疆土自古也不是养家糊口的根本.我只要把已有的这块土地做好、养肥,就够了,不要去改变祖辈留下来的东西.我想,这也是后来中国闻名于世的儒家文化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重要由来.农耕的过程年复一年地重复,“经验”,在人们把握这个结果的过程中就凸显重要,这就使“农耕文明”对老一辈的尊崇,较其他文明尤为甚之.儒家文化中“父母在,不远行”的信条,也同样与此有深远的联系.那么“不求变、敬老”就成了农耕文明的特点之一,中国人也由此强调“故土难离、落叶归根”.要“归根”的民族是不会去到处殖民的,就算靠侵略抢来了土地,国内没有人愿意移民居住,如何完成殖民统治?
  从历史上看,中国虽历经多次改朝换代,但在十六世纪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文明最先进,经济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拓展疆土是中原文明的终极思想,那么从汉朝起,中国有近两千年的时间来完成殖民统治和主权变更,现在也就不会有其周边的一些小国了.而历史和现实都不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中国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依然保留着藩属国制度,而绝非殖民和侵略.中国的藩属制度,是为了弘扬封建皇权的强盛,其本质在法律层面保证了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和平相处,里面的藩属国进贡这一环节,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一种臣服的象征.中国为了体现泱泱大国的皇威,回赐的金银价值更大.藩属国制度的前提是不干涉内政、无领土侵蚀.
  其实,有了这一背景,中国在近代发展史上以牺牲经济利益甚至国土面积来换取和平的思想也就有了由来 --- 处处要体现我的侠义心肠,大国风范.这样的思想,发挥到极致就变成了可以光着屁股也不能不顾颜面.当然里面也存在对“将心比心,知恩图报”的一种期待.新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就是这种传统的体现.
  由于中原文明的这些特点,使得中原人从来就没有渴望过将自己的疆土拓展到全世界.相反,倒是历史上曾经的藩属国,错误领会了这一要点,由于不满长期被笼罩的地位,而想单方面靠军事实力蚕食甚至吞掉中原这块“肥肉”.
  我们由此反观西方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最深远的是希腊的渔业文明.渔业文明的特点是勇敢地探索和无休止的拓展作业范围.因为行船、打渔既孤独又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就使得在其过程中可控的部分很少,需要更多的力量相互协调、支持才能共存,所以西方人骨子里孤僻、排他,而外在,由于生存的需要,却更容易接受以“利益”为基础的团队合作.相比“农耕”对经验的重视,“渔业”更强调优胜劣汰.由于渔业在客观上促使不断的远行、探索,便更容易发生不同群体之间的贸易和摩擦,这就使得这一文明中的后裔在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认为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量化的,量化标准就是“利益”,这既提高了人与人交往并建立信任的效率,同时也表现得更为现实.渔业文明的拓展几乎都是服务于生存和利益的需要,所以“拓展和利益”是渔业文明的精髓.
  渔业“四处为家”的理念让殖民有了民意基础,只有殖民才能过度成统治.在这方面,英国可喻为登峰造极者.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曾拥有过数十个殖民地或领地. 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国也都有过类似的“辉煌”.
  不管怎样,中国人的习惯是只要大家都有一方水土、一口饭吃,便可井水不犯河水,是谓以和为贵,相安无事.于是就出现了息事宁人的软弱外交、费力不讨好的愚蠢外交、割地赔款的屈辱外交.其实,现在我们看来,那都是有着植根于“农耕文明”的历史渊缘的.中国在推翻封建统治以后,在国际社会逐渐学习到的最宝贵的一个原则就是,纯粹的善意之初是换不来预期的善意之果的.而将中国在经历过长久的剧痛之后才学习到的“自我保护”看作是“称霸”的信号,实为不公.
  可在渔业文明中认为,如果不能和你共同打渔,那就只好征服你并让你按照我的方式进行贸易,或者把你家直接变成我家,这是他们量化敌、友的标准.英国就是在跟中国进行茶贸易的时候,发现国家资金外流才发动“同船打渔的弟兄”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国门以进行不平等贸易,“鸦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流入中国的,再加上中国一度奉行“单相思”似的外交策略,试想一下,这两种由不同文明而决定的处世方式叠加在一起,怎么可能不拉开中国百年来屈辱历史的序幕?
  而今,面对中国的崛起,西式思维自然会类比自己惯用的逻辑,认为军事上的强大势必导致扩张行为,中国终将以帝国的形式统霸世界或者担心他将会成为自己统霸世界的绊脚石,于是,鼓吹“中国威胁论”,蛊惑各方力量遏制中国的成长.可是,世人哪里知道,以“农耕文明”为起源的中国可以是世界强国但无意于称霸.
  ……  中原文明是唯一现存的古文明.由于历史的久远,使得所沉淀下来的东西,连中国人自己都不那么清楚,又如何指望其他的群体能够理解其价值体系的初衷呢?而在文化上的孤立直接导致了在政治上的孤立,这两种孤立再附之以别有用心的鼓吹,让中国其实一直处于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境地.中国在鼎盛时是列国效仿的典范,在贫瘠时是众邦刀俎的鱼肉,在发展时是群起防范的对象.在古代、在当今、在将来都会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中国没得选择.
  中国一直在学习如何更平等的与人交往其中包括摒弃大国的骄傲,力图多元文化输出和实现足够的自我保护.然而,真正想称霸世界的人竭力让世人相信中国才具有这样的野心,因为中国是唯一有能力抗衡的国家,加之文化的分歧使其既不能成为“同船打渔的弟兄”又无法对其“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真正让殖民主义者不安的.借着为中国周边国家设立假想敌,他们既可以顺利完成对这些国家的渗透,又可以同时通过他们牵制中国,可谓一举两得.所以,我们当去防范应当防范的对象,而不是只看眼前利益却被人当成遏制中国的工具.一旦这种抗衡被削弱,整个亚洲甚至更大范围都将面临新一轮的殖民统治,国将不国.
  至此,笔者可以坚定地告诉世人,中国以一个政权实体的存在,由于他的文明根基使然,他对其他国家绝不会是一个信誓旦旦的怪兽.而从当今世界格局来看,真正的殖民主义者已重新把重心移向亚洲,单从这一点就可以断言,中国的经济及军事越强盛,这个世界就会越安全,有制衡才会有和平.
  后序:笔者自持对历史、对政治才疏学浅,对于文中提及的史实、现实乃至两者的因果分析恐多有出入.有人可能会问:“那你还敢把它拿出来?”很简单,我同情自己的国家的处境,不管他内在还有多少问题,同时我也不忍看世人被愚弄而为真正的殖民侵略铺路、鼓噪.本文对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不尊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