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如何选择和组织学前教育课程内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8 00:21:24
如何选择和组织学前教育课程内容
仅仅探讨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特性,还是不够的.因为到此为止,严格地说,尚未将课课程与活生生的“学习者”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当然是实现不了教育目标和课程价值的.由于教育是目的性极强的培养人的活动,追求教育的最优效果是理想,这就需要,也必须将学习者纳入这种目的性活动之中,使学习者在其中陶冶性情、锻炼品格、增长知识、发展智慧、展示个性等.为了产生最理想的教育效应,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课程组织.
一、课程组织的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组织
课程组织是课程的下位概念.至于什么是课程组织,人们的理解也不尽一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有多少对“课程”的不同理解,就有多少关于“课程组织”的不同含义.
如果认为“课程即学科”,那么,课程组织便是对学科知识及结构的组织;如果视“课程即经验”,“课程即活动”,则课程组织一般仅涉及对经验、活动的选择、编排;若“课程即教育方案”,则课程组织就变成了“把教育或教学内容系统化、结构化,使之形成方案式内容”的过程及方式;如此等等.
课程组织的内涵是什么?拉尔夫?泰勒“把学习经验组织成单元、学程和教学计划的程序.” ①的观点,具有较普遍的意义.在这里,泰勒虽然没有更加本质地界定“课程组织是什么”,但他起码指明了:(1)要组织的对象?学习内容;(2)组织后的“产品”?单元、学程、教学计划;(3)组织的过程有一定程序.而且,泰勒在关于课程组织的论述中,说明了课程组织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育经验的累积效应.所以,多少年以来,课程理论界和课程实践中所流行的“课程组织”一般是指:知识、经验经结构化后,加入时间流程,构成比较可行的教育方案或计划的过程.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组织尤其如此.不难看出,这种对于“课程组织”的理解是相对狭隘的,它较多地局限于“物”的因素,而且是部分“物”的因素的组织.因此,就难以看到和充分发挥进入教育过程中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的言语、学校气氛、规章制度等因素的教育价值.为了弥补这些缺失,有些人便将这些计划之外的影响称为“潜课程”或“隐性课程”.
相比之下,斯基尔贝克等人的观点有了较大改进.他们比较明确地指出了课程组织的范围与要素,并把学校的氛围,社区、家庭的影响,教师的风格、策略等纳入其中.用他们的话说,“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这些要素包括这样一些一般因素:教学计划与方案,学习材料,学校器材与学校设备,教学力量的专业知识及评价与检查体系的要求等.”② 这样,“准备加以组织的课程比各学科或领域的大纲内容要丰富得多:它是学习的环境,教师的目标与价值观和学
仔细审视M?斯基尔贝克等人的“课程组织说”可见,它较符合现实中的“课程组织”,即对影响学习者的各种教育因素的系统化.该观点既具体又较全面地界定了“课程组织是什么”.不过,该观点较多地强调了广泛意义上的“物”,虽然提及“教学力量的专业知识”,但并未强调组织中变化性大而使课程活动真正“实施”的“人”,即学习者和教育者作为有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完整人的价值.因此说,斯基尔贝克等人所指的“课程组织”依然较多地或偏重地停留在真正的“课程活动”之外.
回到具体的现实的“课程活动”中来,就必须思索怎样使课程活动有序化、结构化、兴趣化,以产生优化的教育效应,实现较理想的教育价值和目标.这个过程就是课程组织过程等.由于课程活动是由学习者、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课程组织必然包含了学习者和教育者相互对应活动与自我活动的组织.这样,课程组织便成了学习者、教育者与教育情境共同构成的系统的自我运行与调节过程.这是一个自组织过程,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化、结构化、教育效应趋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