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面对新课程,应该怎样备课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9 19:56:09
面对新课程,应该怎样备课
内容:备课的突破口先从观念上入手;新课程有什么新的备课特点;怎样编写新课程教案;●课程改革呼唤备课改革,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怎样备课?●有人备课写教案10年,但仍停留在最初1年的水平上;有人备课写教案1年,但却具有别人10年的水平.为什么?●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一、备课是课改的切入点,备课改革首先从观念上突破1、什么是“备课”?“备”,可以理解为“准备”、“预备”.“备课”就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和了解学生,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备课≠写教案.编写教案是备课的一部分工作,但备课并不简单等同于写教案.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写教案,其实这是不太合适的,应当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优化教学设计等.2、教师拿到新教材进行备课时,常常遇到一些问题:①、新教材体系和特点如此之新,一下子不知怎样去把握和处理;②、新教材要求活用,但却不知应如何开发课程资源;③、面对陌生的三维目标,应该如何去确定和整和;④、旧方法不能用了,根据课标精神应该如何来设计一节课;⑤、变革教学方法,研究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怎样去组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⑥、旧的教案都认为有必要改,但新课程教案又应该怎样写呢?……显然上述这些问题大都要在备课和优化新课程教学设计中得以解决,尤其要在备课环节中应该加以认真思考的. 3、 教师的备课形式从时间上分,有以下几种:①、常年备课(教师平时各种教学资料的积累、对生活的观察);②、学期备课(在课标指导下对整册书的钻研,可粗略一点,并可编制出《学期进度计划表》);③、单元备课(是在一个单元教学之前的备课,可以拟写出单元的教学计划);④、课时备课(根据单元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而进行的教学过程的设计);⑤、课前复案(上课前对教案内容再揣摩构思,默记熟练的过程);⑥、课后备课(课后回顾与反思,写教学后记).历史雄辩证明:无论传统和现代,备课都是至关重要的,许多教师的成才也是从备课开始的,可见,功在课前,效在课上,备课是教师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上好课.4、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无不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教育每前进一步,无不依赖教育观念的突破.应当说,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不合理部分还相当严重地支配这些教师的行为,陈旧的教育思想束缚着他们的手脚,使他们摆脱不了旧的教学模式,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框.所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灵魂.观念更新比方法更新更重要.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学.二、新课程下教师备课的特点1、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基本上是教师按着“我教你学”的思路来编写教案,教学过程完全是由教师来控制.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可控的;这种教案是静态的单一的、机械的、细致的.甚至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活动内容、什么时间学生发言,教师讲什么都由教师课前都做了规定.与之相反,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始于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但又不等同于过去的“教案”.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教学设计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始终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正因为这样,教学设计不应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能是描述大体的轮廓,要给孩子留有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流动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这样看来,新课程教学设计既是可预设的,又是不可预设的,既是有序的,又是无序的.又是不可预设的,既是有序的,又是无序的.也就是说新课程的教案设计,教师在课前可以进行比较粗线条的第一次设计.而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以及新情况的不断出现,则应随机相宜地随时调整乃至进行二度设计.所以,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案,是动态的、多样的、灵活的和粗线条的,因此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2、由经验型备课向研究型备课转变传统的备课是一种封闭式的备课,教师往往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备的是课内,讲的是自己知道的,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独自钻研教材,选择教法.可谓是“关门教书”、“闭门批改”.十几年乃至数十年,备课上主要凭自己的经验.这是一种磨道式的循环.如今,实施新课程,备课是开放式的.备课内容、形式、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备课不仅备课内还要备课外,回答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新课程下备课就是教研,备课就是课改.备课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因为每一个新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就是对旧教学方案的创新,教学设计的推陈出新就是在进行教学改变.所以,时下教师备课就应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研究型备课有以下几个特点:备课的研究性体现 1、备课内容的开放性 2、备课方法的互动性 3、备课过程的反思性 4、教学设计的创造性 3、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教案转变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有些教学目标是可预设的,有些教学目标是不可预设的,有的教学活动是可计划的,有些教学活动是不可计划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备课编写教案时有些教学设计内容可能在教案的文字中记载下来,而有些教学设计内容就要靠教师的思维来记载.另外,文字教案和思维教案并存也有助于减轻教师用大量时间来书写文字.备课应是终身随时的感悟,而不是一时的偶有所得,备课应是刻在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教学蓝图,而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4、由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有这样的共识:如今的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学校更不应当是文化的孤岛.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我们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贴近真实的生活世界,与教师、学生、与家长、社会实现多方位的交流合作.针对新课程新设计出现的问题多、困难多、矛盾多的现状,单靠一个人的头脑来解决比较困难,为提高备课质量,节省时间,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合作备课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然,强调合作备课并非要忽略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要重在集体的交流和研讨,“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以情感沟通情感”.集体备课要做实就要把“个人自备”、“集体交流”、“个人整理”这几项工作结合起来.总之,在备课中要突出“三个体现”“四个注重”:体现课堂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体现学生的差异性,体现教案使用的灵活性和实效性;注重学法的归纳与指导,注重科研目标的生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与课后访问及分析,注重以后课堂教学的改进措施.三、怎样编写新课程教案 备课理念要改、备课方式要改,因此,编写教案的内容和方式也要改. 1、传统的教案存在的弊端: ①、追求形式,浪费时间:根据调查,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教师只有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分析学情;80℅的精力用于书写教案.②、内容僵化,中看不中用:由于编写教案要求形式规范、内容详尽、字迹工整,这就导致教师为达到领导满意为目的去编写教案,而没有了自己的创造力.③、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由于受统一规范要求的影响,一些教师又缺乏教学的创见性导致教案编写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试问没有个性的教案,怎能引出有个性的教学?没有创造性的教学又怎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学本是一个极富个性的事,备课应是老师个性智能的结晶.④、照搬、抄袭严重:有些教师的教案基本上就是从参考书或备课手册上抄下来的,平淡无奇、不鲜活,又不符合学情情况.造成上述教师编写教案中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管理者的误导;教师备课时间不足;教师视野狭窄,缺少创新等等.2、新课程下教案的编写:①、领导要树立新观念,给教师松绑:要改变领导陈旧的教育思想及滞后的管理理念,如取消固定的格式和框框;不求规范求创新;不单纯以教案论英雄,重在看课堂效果等等方面.② 、适当简化教案,节省教师时间:要求教师用80℅的时间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而用20℅的时间来编写教案;由于教师的知识积累、教学经历、个性特点、思维风格和习惯等不同,因此备课可以因人而异,区别对待.③、鼓励创新,写出有个性的特点的教案:要向教师推荐一些好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认真学习吸收;要鼓励教师博采众长,发挥自身优势,编写有个性化教案;要研究教学个性,独树一帜、自成一家.3、新课程教案编写的几种思路(仅供参考)①、教案编写的形式按着“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这五个部分来设计,这种思路的特点是比较全面体现课改精神,尤其是突出了学生分析和设计理念两个内容,但比较繁琐.②、教案编写思路把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生分析、设计理念综合在一起来说明,这种教案比较简练,节省笔墨.③、教案编写突出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的组织,突出了以学定教,重视学生参与、经历和体验活动的设计,这种教案编写言简意赅,便于操作.④、教案编写思路通过“定位---切入---探究---拓展”四个层面把一节课的设计要素提领出来,“定位”说明的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设计意图,这为一节课的教学方面做了注脚;“切入”是课前导入和创设情境,而“探索”说明的是课堂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和教师的组织活动安排.“拓展”是对课堂向课外延伸的设计.这种思路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思路;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多样性;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定位得当,教学组织活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