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作文如何结尾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7 15:33:28
作文如何结尾
”要说皇宫里的六宫粉黛,未尝不个个天生丽质,然而,惟独杨贵妃的回眸一笑,让唐玄宗“不爱江山爱美人”.其实,写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亦是同样道理:引人入胜的开篇让读者一见钟情,耐人寻味的结尾更让人爱不释手,作文便有了成功的保证.著名学者黄政枢在其《春觉斋论文》中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精彩的结尾,能够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给人们以启迪和鼓舞,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一般说来,常见的结尾方式不外乎如下一些:
  一,前呼后应,首尾圆合.
  结尾要照应开头,或与文题遥相呼应,或收拢结束全文,这样可以让作文看起来结构紧凑,浑然一体.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开篇第一句话:“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又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停住脚步是因为看见了开得极茂盛的藤萝,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亦如花,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去.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再次盛开,也会是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所以文尾的“我”加快了脚步.
  二,联想升华,凸显神奇.
  通过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将平凡的故事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赋予作文深刻的现实意义.
  如著名作家金马的《蝼蚁壮歌》,写群蚁被大火包围之后迅速抱成一团蚁球滚动着突围的故事,文尾由蚁联想到人:“如果人们也能像蚂蚁那样万众一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就有了不同凡响的深刻立意,文章的主旨也得到了升华.2005年浙江台州市中考满分作文《划船 学习 》也采用了这种方法,考生将学习比作划船,作者最后写道:“就在这么一迟疑间,又有几只小船从我身边划过.我猛然想到:再也不能这样犹豫不决了,即使不能轻松的进取,我也不能有半点的松懈.相信,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我最终必定能够成功.”表达出考生不甘心沉沦失败,尽力争取成功的决心,作文就有了令人感触的新颖之处.
  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所谓“志”,就是文章的主题,中心.也就是说,在作文即将结束时,用几句简洁的语言将中心主题明确地揭示出来,或者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如萧乾的《枣核》一文,结尾处是:“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文章由朋友相会写到思家恋国之情,又由情明理,点题点得巧妙自然.又如学生作文《宽容》,写“我”不小心将水泼到了老师身上,惶恐不已,但老师并不追究还原谅了“我”.作文结尾说:“走在校园的小道上,我忽然觉得:今天的路,真宽敞!”最后的“真宽敞”三字卒章显志,既升华了文章主题,且又植根在前文的记叙之中,作文写得相当成功.
  四,情景交融,美不胜收.
  诗人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把人面花色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得栩栩如生,不仅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神驰目注,脉脉含情的情景,激发了人们多少美丽的想象,留给了人们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作文在美好的环境中结束,相信也一样能够达到这种美不胜收的效果.如王润滋小说《卖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渔歌远了,小船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了.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涌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慢慢消逝的渔歌,碧蓝的大海,美丽洁白的浪花,景美情美.文章虽已结束,但仍让读者久久地沉浸在作者创设的美好艺术享受之中.
  五,特写定格,形象鲜明.
  如果文章的结尾像电影镜头一样来一个特写定格,让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肖像,语言或者动作急刹车一般的戛然而止并定格在读者眼前,必定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也可以因此塑造得十分鲜明.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国家沦陷,学校被迫停教法语,残酷的现实让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作品在悲怆的气氛中结束,这个悲怆的“镜头”也深深地嵌在我们的脑海中.
  六,发问设悬,余味无穷.
  用问句结束全文,或者在结尾处设置悬念,使文章留有余地,给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从而更有回味无穷之感.如课文《羚羊木雕》最后一句:“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用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财轻义对孩子心理的严重伤害,留下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又如学生习作《我丢失了什么》,文中的"我"趁售货员不注意,将玩具枪藏在衣服里带回了家,结尾作者写道:“我终于得到了盼望已久的玩具枪,可我不敢玩.每当看到那把没有花钱的枪,我心里总是空空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似的.我到底丢失了什么呢?什么时候才能找回来呢?”这样的结尾也很有味道.
  七,回环往复,串引全文.
  作文采用总分(或总分总)式写法,各分述点均在文首点明,并在行文中回环穿插,文尾再次强调总结,这样可以让读者能轻松迅速的感知全文内容,是考场作文颇为实用的技法之一.如以“个性”为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冬的个性》,主体部分依次出现“我爱冬.冬,是圣洁的象征”,“我爱冬.冬,是一位可敬的严师”,“我爱冬.冬,是孕育春天的摇篮”等段首句,结句又一次点击:“我爱冬.爱冬的圣洁,严厉和无私,爱她那独有的个性!”读此文如欣赏层次鲜明的优美旋律,陶醉于作者“爱冬”的情结之中.
  八,灵活引用,余音绕梁.
  依据作文内容灵活引用恰当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作为结尾,让文章的思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驿路梨花》一文,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结尾,让“梨花”的含义更深了一层,除了自然界的梨花和梨花姑娘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助人为乐的人,他们不都是处处盛开的梨花吗 不仅点题,而且十分含蓄,让人感到言虽尽而意无穷.
  九,文尾逆转,风波陡现.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在于结尾处尽可能的急转直下,出人意料.典型如莫泊桑小说《项链》最后一句:“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是假的,顶多值得五百金法郎!……”文中的女主人公经过一次次奋斗,买到裙衣,借得项链,出尽了风头,后来又为赔偿丢失的项链而忍受多年的悲苦,好不容易熬到苦尽之日,却被告知项链是赝品时嘎然收尾,使读者追悔其过去,更揣想其未来.文章自始至终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需要指出的是:作文结尾的方法仅仅只是方法,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实际写作中灵活选择,使用和发挥,而不可机械套用,更忌啰啰嗦嗦地画蛇添足,如空喊口号,或者拖泥带水,迟迟不肯收尾,这样反而冲突了文章的主题,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