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中国三大瓷都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30 00:08:16
中国三大瓷都
除瓷都景德镇外,还有三大瓷都--德化,醴陵,景德镇的说法,此说法最早流传于福建德化民间.据考证此说法源于1956年以后,2000年以后开始流传到全国.并非一些媒体所说是自古就有. ”三大瓷都“说法的起源: 首先要看一下醴陵的陶瓷历史 清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 1905年,清政府官员,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和清大学士醴陵人文俊铎拟就万言书呈请清政府在醴陵创办瓷业公司和瓷业学堂,改良醴陵瓷业.1906(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批准呈文,拔库银一万八千两创办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醴陵瓷器开始由土瓷向精瓷转变. 光绪末年,北洋副总理熊希龄政坛引退后,投资家乡实业,雇佣日本技师和景德镇绘瓷高手,在原来长沙窑釉下彩的基础上创烧了釉下五彩 1909年至1915年釉下五彩先后四次参加国内外赛会,在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郎博览会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均获得金牌奖的“扁豆双禽瓶”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1918年湖南瓷业公司毁于兵火,后虽稍恢复,但由于国乱或国民贫穷,精细釉下彩瓷质优价高难被人接受,已属惨淡经营. 1930年前后,釉下五彩瓷基本停止了生产. 1956年,在毛泽东的关怀下,国务院批准成立醴陵瓷业总公司,拨款800万元建成醴陵窑. .1958年又成立醴陵瓷器公司艺术瓷厂(1964年更名为群力瓷厂),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釉下五彩瓷的生产厂家. 可以看出醴陵陶瓷有两个辉煌的时间 一个是1909年-1915年,但是釉下五彩价格很高,并且曾经一度失传,所以注定产量不会大,所以那时候醴陵还不是中国重要的产瓷地. 第二个辉煌时间就是1956年后,那时候毛泽东重点扶持了醴陵窑,并且恢复了曾经失传的釉下五彩,无论产量还是特色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醴陵陶瓷出名的时间应该在1956年以后. 也就是说”三大瓷都“之说也应该在1956年后出现的. 由于90年代前德化陶瓷在中国并不出色,90年代前景德镇,唐山,淄博,潮州,醴陵,均超越了德化,所以三大瓷都之说在90年代以前仅在福建德化及其周边流传,改革开放后,德化陶瓷迅猛发展,不到30年,产业经济总量增长近500倍,在一段时间内陶瓷产值曾超过景德镇,被业界称为“德化速度”. 德化也开始加强了宣传,三大瓷都之说也就流传到全国各地了. 三大瓷都介绍: 景德镇历称瓷之都.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而景德镇又是这个瓷器之国的代表.外国人的瓷器称中国之名,又是瓷器之称. 莹莹白玉瓷,漫漫瓷都路.作为被人武称为“瓷都”的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 史书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古代叫新平镇).早在汉代,当时的这个地区就已可能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这样,景德镇地区的制瓷历史已有两千年. 从北宋真宗年代在景德镇设立御土窑开始,到1911年清朝覆灭.景德镇为皇室制作瓷器长达900多年. 福建德化县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也是外销瓷器的重要基地. 德化瓷业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瓷器质地洁白坚硬,工艺精良、造型雅致,色泽莹润. 远在宋、元时代就进入国际瓷坛,蜚声海内外.宋元时代,德化瓷器随着泉州港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海外.现已发现了30 多处宋元时代瓷窑遗址,在东南亚、东非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发现不少当时德化瓷的遗物, 就是历史的见证,明清时期,德化是中国5大产瓷区之一. “天下名瓷出醴陵”.醴陵釉下五彩风靡全球,醴陵瓷器不仅走进了首都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而且飘洋过海,出口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近年来兴起的炻瓷,更是风靡全球,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一个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