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一篇议论文范文(高考作文)以及对它的评论(重要,字数要快跟上原文,主要包括对原文的意见或者反驳) 要详细 可以指出不足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2 23:57:16
求一篇议论文范文(高考作文)以及对它的评论(重要,字数要快跟上原文,主要包括对原文的意见或者反驳) 要详细 可以指出不足和批评 总之要详细
如果写得好 也可以找篇好文章 自己写评论 要求也不是太高 高二水平
要速度 先给一天时间 (要是写 很快吧?)
最后 无限感谢! 祝圣光棍节快乐
成功未必真豪杰
——从《勾践灭吴》说开去
《国语》中的勾践,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人们称道他,不仅因为他胸怀大志,在越国灭亡之后,卧薪尝胆,默默地做着复国的准备工作.而且因为他在与吴王争霸的过程中,笑到了最后,把吴国给灭了,取得了争霸事业的成功.后者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中国人论历史和历史人物,向来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文学与出汗》)即便你生来就是一个市井无赖,然而当你“抢得了天下”,坐稳了皇上的宝座之后,人们尤其是所谓的“历史学家”就对你另眼相看了.你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就被树了起来.反之,即便你有经天纬地之才,然而当你“抢不到天下”,并且英雄走到末路的时候,人们尤其是那些“历史学家”就会很自然地将你打入另册,你不是“流寇”就是“土匪”了.
中国人的这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存在着相当大的偏颇.就拿勾践来说吧,他卧薪尝胆,灭了吴国,这些功劳自然不能抹杀.然而,就以这些所谓的“成功”给他树起“英雄豪杰”的牌坊,那就荒唐至极了.只要我们的目光稍微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移开,看一看他在灭吴之后逼死功臣文种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享福的心胸狭隘的“小人”.还好范蠡早就认清了他的这一“小人”本性,在灭吴之后及时地退隐从商,才避免了文种同样的命运.从这一点看起来,勾践即使是“英雄豪杰”,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至少要打一半的折扣.
中国历史的“成败论”,不仅造就了勾践这样一个“半英雄”,而且造就了刘邦这样一个“伪豪杰”.刘邦是一个品行极为恶劣的市井无赖,在沛县起兵之前,他只是一个小混混而已,喝酒不给钱,欠债还抵赖.然而因为他在楚汉战争中用阴谋诡计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他小时候的劣迹在历史中也就一笔勾销了.以成败论英雄,就是这样的荒谬绝伦.
成功未必真豪杰,而在失败者中却有许多的真丈夫.在这方面项羽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项羽不仅有超群的武功,“力拔山兮气盖世”,而且非常讲究朋友之间的义气.在鸿门宴上他放弃了除掉刘邦的绝好机会,就是因为他看重与刘邦一道起兵反秦的患难情谊,不忍手足相残.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真豪杰,却因为最后败给了刘邦,而为“历史学家”们所不齿.
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以成败论英雄.
[点评]
首先,该文针对中国历史观中的“以成败论英雄”的弊端,极为鲜明地提出了“成功未必真豪杰”的观点,符合了“反弹琵琶”的要求,在立论上具有创新意义.
作为议论文,本文开头摆出观点的部分显得烦冗了些,但这是有意的烦冗,目的在于为后文的举例分析奠定基础.“抢得天下的”指下文的刘邦,“抢不到天下的”自然指下文的项羽了.
文中所举的三个事例(勾践、刘邦和项羽)形成了两反一正的关系.通过这正反两方面事例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阐明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必要性.
再问: 应该说 重心应该在评论上 太短了吧 我再看看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