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有没有一篇描写听雨的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6 04:31:44
有没有一篇描写听雨的散文
听雨
  季羡林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
  红楼梦 》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1995年4月13日
  听 雨
  文/刘牡苑
  深秋的夜里,困意袭来,我多想睡下,但心事却醒着.外面的雨淋淋沥沥,在昏暗的灯光下,变得氤氲、朦胧.校园位于城市一隅,远离了喧嚣,尤其在这雨的中,不再熙攘.
  雨,抑或倾盆而注,也会连绵点滴.虽两者迥异,但都需要同样的心境.今夜,没有徐徐微风,一切都沉睡在雨的摩挲中.雨滴点点击落,打在叶子上,沾湿着衣裳.宛如薄纱轻轻折叠,恰似万缕思绪悠扬.然而,雨混合着泥水钢筋的气息,弥漫开来.或许,在以前看来,听雨,未免显得太过落落寡合,甚至娇柔做作.可如今不这样认为了,以我手写我心,以其情达其意.此情此景,怎不使人深得体会?
  许多人听雨都是有情怀的.当有心殇的时候,眼前的雨就融入太多的悲与苦了.或者,就这样奔忙的节奏中,我们需要的就是雨水的冰凉和涤荡了.哪怕倚窗凝神,也能偷得小憩.雨的纯真和隽永,是我们需要的是宁静:雨的深沉与睿智,是我们追求的豁达.
  所谓一花一世界.生活若逢风雨相伴,真叫人掩面而泣.最怕屋漏偏逢连夜雨啊!蒋婕如是说:“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不同的境况,品出人生百味.李易安听雨:细雨伴黄昏,冷清凄迷,怎一个愁字了得?试问有谁能承受这种孤苦呢?张爱玲听雨:忆昔繁华与耀眼,那其中夹着的几分落寞与沧桑.最后,让一切的留言、传奇,化成“沉香屑”,转身离去.假使过去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无奈,就不会有太多的无奈,就不会有这样的感慨与抉择了吧.《雨巷》中的愁怨姑娘,丁香般愁怅.这究竟是雨巷的狭窄阴沉还是本人的迷惘感伤?终究,雨的记忆如此深沉.
  自然中的雨,我们可以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但是,雨却能够轻易地潮湿我们的心,甚至醉了岁月.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场雨,曾经模糊过我们的双眼,连记忆都湿漉漉的.忘不掉过往,那些感动和苦难.在雨的淋浴中,不管多么胆怯,也要拼命去跑,并告诉自己还有力,还朝着那个方向.也许,我们应该庆幸有雨的滋润,让思绪舒缓,让自己在繁忙中得到一丝的清凉和慰藉.
  浮华的一生,总有得意与失宠,我们需要的是一颗平常心,借着雨的晶莹透亮,去冰凉躁动的自己.听听自然的呢喃,感受片刻的惬意,若真能物我两忘,这将是对生活的一种礼赞.
再问: 有些内心感受和听雨的感受相符的文章么?
再答: 文章都是作者感情的表达,或平静、或欣喜、或恬淡、或激越、或忧愁、或豁达、或明悟、或忧思、或爱恋、或愤恨......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感情终究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不可能有完全符合你自己的感受的,真正符合自己感受的,那只有自己笔下的文章,不必考虑是否优美,要知道倾注感情的文章才是撼动人心的,只能帮你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