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质产生NADH怎样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6:23:27
1摩尔甘油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净生成多少摩尔ATP?假设在外生NADH都通过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

甘油磷酸化消耗-1ATP磷酸甘油醛脱氢,FADH2,生成2ATP磷酸二羟丙酮酵解生成2ATP磷酸甘油醛脱氢NAD、NADH(H+)穿梭生成2或3ATP丙酮酸完全氧化15ATP最后20或21mol/LA

肝和心肌胞质中的NADH通过( )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

肝和心肌胞质中的NADH通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给你看一段话:在哺乳动物的肝脏和其它的某些组织,存在着活跃的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这一穿梭机制涉及胞液和基质中的苹果酸脱

胞浆中的NADH与H离子如何进入线粒体的,其反应过程是

细胞质中生成的2摩尔NADH?H+,是通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的

同一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要经过几层膜?

题写错了吧葡萄糖怎么可能进入线粒体再问:这是个选择题。我明白。再答:好吧好人你是

为什么NADH进入线粒体方式不同

肯定有意义.1三羧酸循环是最重要的机制.其它的起到辅助作用.好比汽车的备用轮胎一样.2.另外,磷酸甘油和苹果酸这两种机制发生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对生物体的其它代谢也是有用的.比如苹果

NADH如何进入线粒体?

是通过电子传递系啦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加入到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TCA循环)和电子传递链,被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其中NADPH需要能量有载体,是主动运输.丙酮酸应该不需要载体

生化考研填空题,细胞溶胶内由葡萄糖酵解产生的NADH将来要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NADH由细胞溶胶进入线粒体基质过程中主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α磷酸甘油穿梭第三个空不知道乳酸循环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NADH进入线粒体经α-磷酸甘油穿梭,生成多少分子ATP?

是的现在新版教材都改为2.5/1.5了.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怎样送达线粒体?

我觉得是通过自由扩散过去的.叶绿体内氧气多,而线粒体氧气少,氧气自然的从多到少的地方扩散,不需要任何介质的帮助.

请问线粒体中的NADH如何进入胞液参与糖异生途径?有一步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醛需要NADH.

草酰乙酸过膜时正好带出来一个.草酰乙酸要转化为苹果酸才能出线粒体膜,在细胞质中再氧化成草酰乙酸.这是由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的,同时带出一个NADH.

细胞溶胶中的NADH怎么进入线粒体中的?

是通过电子传递系啦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加入到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TCA循环)和电子传递链,被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其中NADPH需要能量有载体,是主动运输.丙酮酸应该不需要载体

NADH+..H+通过什么系统进入线粒体?

磷酸甘油穿梭系统或苹果酸穿梭系统,具体可查百科.

胞质产生NADH怎样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

还原氢跨膜运输到线粒体内,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根据NADH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方式,有时只产生2*2个ATP,怎么理解?

NADH进入线粒体有两个通路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这一系统以3-磷酸甘油和磷酸二羟丙酮为载体,在两种不同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催化下,将胞液中NADH的氢原子带入线粒体中,交给FAD,再沿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根据NADH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方式,有时只产生2*2个ATP,

NADH进入线粒体有两种途径:1,甘油磷酸穿梭系统,通过这种途径进入线粒体1分子NADH只产生2分子ATP.2,柠檬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以这种途径进入线粒体1分子NADH能产生3分子ATP.

在有氧条件下,为什么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糖酵解产生的NADH经跨膜转运系统进入线粒体内产生的ATP分子数会有

因为糖酵解产生的NADH需要进入线粒体发生氧化磷酸化但是进入线粒体的途径不同,产生的ATP也不同(保留的能量或者说能量转化效率)详情参阅:α-磷酸甘油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胞质中NADH以阿尔法-磷酸甘油穿梭方式进入线粒体,需要消耗能量吗?

NADH+H穿梭后变成了FADH2,这是电子传递的过程,前者氧化产生2.5个ATP,后者产生1.5ATP.没有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但经过穿梭系统和不经穿梭系统相差1ATP.在计算过程中相当于消耗了1AT

线粒体以为的NADH如何进行氧化磷酸化

通过NADH氧化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NADH-->复合体I(FAD与FeS)-->辅酶Q(泛醌)-->复合体II(细胞色素b,c1)-->细胞色素c-->复合体IV(细胞色素a,a3)-->O2,递

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

选C心脏和肝脏细胞溶胶内的NADH进入线粒体是通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自: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下册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