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液变晶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6:28:21
晶体管用微变等效电路来代替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工作于线性区,信号较小追问:书上哪一页?满意请采纳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应将蒸发皿中的滤液加热蒸发至(  )

A、溶液被全部蒸干时会导致固体食盐飞溅,故不可取;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是得到食盐的正确方法,故可取;C、有少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会导致水分蒸发不充分,

将m克锌、铝、铁、镁混合物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滤液蒸干得无水晶体n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

Zn+H2SO4===ZnSO4+H2↑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Fe+H2SO4===FeSO4+H2↑增加的质量即硫酸根的质量H

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白色

CuSO4·5H2O=CuSO4+5H2O中间写加热

重结晶实验中,滤液中结晶形成的快慢对晶体纯度有什么影响

结晶形成较慢,晶体不易吸留或包夹母液,纯度更高.形成较快就会吸留或包夹母液,降低晶体纯度.

加热硫酸铜晶体时 ,发现蓝色变白色 白色的粉末是硫酸铜粉末?

加热和失水风化是一个道理,不要指望那点可怜的水能溶解无水硫酸铜

晶体管用微变等效电路来代替条件

必须是小信号、线性工作状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输出信号电压才与输入信号电压具有相同的频率(频率不变),而且幅度成正比.如果是大信号、非线性状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产生出多个频率),无法确定

为什么晶体熔化吸热,温度却不变;晶体凝固放热,温度也不变?

晶体分子排列规则,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振动,熔化时吸热所获得的能量主要用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做功,增大分子间的距离,使分子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移动,这样分子的有规律排列被破坏,从而使晶体从固态变

为了从滤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选用的两种结晶方式是

第一种就是蒸馏:多余的水蒸发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有硝酸钾析出.第二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又称“降温结晶法”.它是给饱和溶液结晶的一种方法.实质上就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在一定温度下,向15g蒸馏水中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晶体和8.4g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硫

根据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可得8.4g滤液中含硫酸铜2.4g,水6g,则晶体中含水15-6=9g,晶体质量=9*250/90=25g,其中硫酸铜25-9=16g,所以硫酸铜总质量=2.4+16=

晶体失去结晶水还是晶体吗?变成粉末了吧,晶体风化后一定变粉末吗?

这个粉末也是晶体,因为融化时温度不变.含水结晶风华后一般是粉末.

把石膏粉悬浮于水中,不断通入氨气并通入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立即过滤,滤液经蒸发而得到硫酸铵晶体

CaSO4+2NH3+CO2+H2O====CaCO3↓+(NH4)2SO4通氨气是为了使溶液显碱性,增大CO2在水里的溶解量,从而使钙离子以碳酸钙的形式完全沉淀.这样产物硫酸铵化肥就生成了.

晶体

解题思路:A、B、C、D、E、F六种物质或粒子,其中A、B、C、D都具有正四面体结构或结构单元,D是阳离子,故D为NH4+解题过程:解析:A、B、C、D、E、F六种物质或粒子,其中A、B、C、D都具有

加热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是变浑浊?为什么不是晶体析出?什么时候下晶体析出什么时候变浑浊?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所以加热以后有固体析出导致浑浊.而本身Ca(OH)2的溶解度很小,属于微溶于水的物质,因此析出的少量固体不会有明显的晶体析出现象,在加热时呈浑浊状,为悬浊液再问:什么

溶液升温或降温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怎么变?

溶液升温或降温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液升温或降温析出晶体,溶质减少,溶剂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再问:析出晶体应该是饱和溶液呀?为什么减小啊???再答:析出晶体后是饱和溶液,但温度变了,溶解度

使硫酸铵滤液成为硫酸铵晶体的3个步骤是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出晶体.

在制备五水硫酸铜晶体实验中,蒸发浓缩滤液时为什么要将pH值调节至1~请指教~

因为要把溶液控制在酸性范围之内,如果溶液呈碱性,则容易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一次要把ph值调节至1~2.再问:那调节pH可以降低硫酸铜晶体的溶解度吗?再答:不会,因为硫酸铜不会与酸性

硫酸铜晶体加水 水溶液变什么颜色?

由于有铜离子的存在,所以变为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