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作者的乐趣来自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3:50:44
《幼时记趣》选自《 》作者是{ }代作家【 】“记趣”的含义是( )乐趣来自( )

《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沈复】“记趣”的含义是(记述童年趣事),乐趣来自(作者小时候的丰富想象力)

幼时记趣是谁写的啊作者

《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小说.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市)

幼时记趣 作者从小就如此闲情,后来成为文学家,有什么启示

启示:  一、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敏锐观察的能力.1、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文中“见渺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中的“必”即一定的意思.有了这个“必”,习惯养成就不成问题.习惯养成,贵在持之以恒,作者正

作者沈复在《幼时记趣》中,突出描写“趣”的句子有什么?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

《幼时记趣》中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的“趣\”指什么?请举例说明.

1.观蚊如鹤: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2.神游“山林\”:于

幼时记趣文章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

叙述了幼时的三件事,第一件是观蚊如鹤,第二件是神游山林,第三件是鞭打蛤蟆,表现了作者丰富神奇的想象力及烂漫的情趣

幼时记趣 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是什么

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而课文写的物外之趣的事件有观蚊如鹤,神游山林和驱打蛤蟆

幼时记趣中第三段中,作者获得乐趣的关键有两点,是什么

一共有三点.①”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可以看出作者幼时有好眼力.②”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可以看出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③”以从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可以看出作者善于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事物

《幼时记趣》作者为什么会观蚊如鹤

我认为这是因为这样:原文中写;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意思是说;夏天的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中想象的景观,那莫或成千或成百(飞舞的蚊

幼时记趣中写了两件趣事,作者能从中得到乐趣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有着纯真的童心

幼时记趣,会产生乐趣的原因是什么?“物外之趣”反应了什么?

原因是作者想象丰富,“物外之趣”反应了作者同情弱小,惩罚强暴,童心未泯想象奇特

《幼时记趣》的作者是什么(籍贯)人?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复(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

幼时记趣中作者幼时的乐趣来自何处

对生活的热爱,仔细的观察,丰富的想象.

幼时记趣来自这 的成语?急死我了!

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呀然一惊夏蚊成雷怡然称快

幼时记趣中,作者记叙儿时获取乐趣的方法,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用儿童的眼光看一切,天真的内心对一切毫无杂质的童真.

童趣的作者乐趣来自哪里?快

在一个云淡风轻的夜晚,我来到了江西的黄沙岭.走在黄沙岭的路上,只见月光十分的明亮,我便抬起头仰望天空,感受着微风给我带来的美好感觉.停在枝头上的鸟儿都被我的脚步声惊醒了,纷纷从树枝上扑棱棱地飞起,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