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转动惯量实验值与理论值不同原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7:05:54
在计算球体及金属细杆转动惯量的实验值时为什么要扣除支架的转动惯量

金属细长杆的质量对应的是金属细长杆的转动惯量,测金属细长杆的质量,为金属细长杆的转动惯量提供数据,金属细长杆的转动惯量是不包括支架的,所以质量就不能加上支架,否则增大误差.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电流理论值怎么算

∑I=0;网孔1的∑U1=0;网孔2的∑U2=0通过解3个方程组就可以得到3个电流值

大学物理实验:刚体转动惯量实验

都会使测量结果偏大,因为1:塔轮和定滑轮之间的拉线不是水平状态时,作用在塔轮上的拉线的力就不是砝码的重力,而是比重力小,如果拉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那么使塔伦转动的力就是砝码重力乘以cosA.当你仍

弯扭组合变形应力测定中主应力测量值与理论值误差的因素是什么?

经过计算发现,主应力、与弯矩对应的正应变以及与扭矩对应的扭转切应变的测量结果均与理论值接近,误差很小,而与剪力对应的弯曲切应变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误差较大,误差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造成:1.一些固定不变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哪个是实验值哪个是理论值?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F1、F2作出的合力是理论值.用弹簧测力计拉出的是实验值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论值与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分析

造成误差的原因太多了.温漂,失调,压摆率,增益带宽积,摆幅,等等等等...可以写本应用手册了

元素分析结果中的实验值理论值是怎么得到的?差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实验值就是通过做实验而获得的数值;理论值是根据理想条件下通过理论推算而获得的理想值.差别就在于实验操作中一般很难达到理想条件;实验值可能受自然条件、人为因素、仪器的精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那个力是理论值,那个力是实验值?

直接用弹簧测得的是实验值,根据平行四边形作出来的是理论值.

实验测得数据与理论值有误差时,如何表达

实际数据本来就与理论值有误差,不需要用什么方式表达,如实记录就是了写上:实验数据为xxx就好了.本来就是这样的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实验测量转动惯量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就是:Iβ=-Κθ,扭摆上的.三线摆上的计算有点复杂,基本上是用能量来做,否则很要想象力

在晶体管单级放大电路中实测值与理论值产生偏差是为什么?

你的问题我没有看明白,只能按照两种理解来回答:对于电路上同一测量点来说,或是任意的其他测量中,实测值和理论值产生都会产生偏差,这个偏差与测量设备的精度有关系,也就是存在固有误差.在单管放大电路中,输出

测量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咋算

测量值-真值=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真值=相对误差.真值不可知,一般用理论值或约定真值替代.获得特定量约定真值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由国家基准或当地最高计量标准复现而赋予该特定量的值.(2

分析导致转动惯量的实验值与理论值不一致的因素

摩擦阻力、空气阻力、地球重力牵引产生阻力

三线摆实验的数据处理我做的三线摆实验中的圆柱体转动惯量的实验值和理论值的百分误差居然达到180%.这是为什么呢?

在做三线摆实验时,往往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比较的误差较大,这是正常的,现在就来分析一下,到底哪些会影响最终结果.1.各种近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1)忽略平动动能的影响.下圆盘在扭动过程中,其质心作升降

扭摆法测转动惯量试验中,我的理论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差距有百分之几十之多.

理论值是用来计算那些规整刚体的,你的被测物是标准的刚体吗?审查下实验的步骤,计算公式是否准确

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中扭转常数K值与摆动角度有何关系?怎样才能见效实验误差?

K值在摆角在40度到90度之间时基本相同,在小角度时变小,K值不是固定常数;在测定各种物体的摆动周期时,摆角不宜过小、变化过大.若摆动20次后摆角减小,可使其增大后再测量,且整个实验中摆角基本保持在这

测出了实验值,算出了理论值,如何求相对误差呢?

相对误差E=(实验值-理论值)/理论值*100%

信号与系统实验 试分析观察到的三次、五次谐波为什么会出现于理论值不等幅现象

理论值都是理想化的,功率都是集中在谐波分量上的,但实际不是,所以能量就被非谐波分掉了,比如做方波的谐波分析,按傅里叶展开,基波,三次,五次谐波.频率幅度应该是1,1/3,1/5.这样就合成了理想的方波

转动惯量理论值比实验值大还是小

一般的理论值比实际值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