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折射率为n1d的镜头表面涂一层MgF2增透膜为什么第一次反射为什么也有半波损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09:42:53
(2013•镇江二模)如图所示,一透明半圆柱体折射率为n=2,半径为R、长为L.一平行光束从半圆柱体的矩形表面垂直射入,

半圆柱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OO′为半径,设从A点入射的光线在B点处恰好满足全反射条件,入射角恰好等于临界角C,则由折射定律得:n=1sinθ=12得θ=30°由几何关系得:∠OO′B=θ则有光线从柱面

(I)如图(I),一透明半圆柱体折射率为n=2,半径为R、长为L.一平行光束从半圆柱体的矩形表面垂直射入,从部分柱面有光

半圆柱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OO′为半径.设从A点入射的光线在B点处恰好满足全反射条件,由折射定律有nsinθ=1 ①sinθ=12  θ=30°式1中,θ为全反射临界角.

玻璃分类及折射率1.玻璃分为几种?折射率及透光率为多少?2.在玻璃表面涂覆粉末状或胶状物,如何做到均匀一致?

玻璃种类很多,但没有固定折射率和透光率.比如常用光学玻璃是铅玻璃,但是铅的含量不同折射率就不同.都只能有个大概范围.所以没有办法说铅玻璃的折光率是多少.透光率除了与玻璃组成有关,还与玻璃厚度有关.所以

为了减少光在透镜表面由于反射带来的损失,可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用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为了使真空中的波长为

由于人眼对绿光最敏感,所以通常所用的光学仪器其镜头表面所涂的增透膜的厚度只使反射的绿光干涉相消,但薄膜的厚度不宜过大,只需使其厚度为绿光在膜中波长的14,使绿光在增透膜的前、后两个表面上的反射光互相抵

为减少玻璃表面反射损失,在其表面涂折射率为n=5/4的增透膜,设入射光波长为700mm,为使波长反射光最大限

题目没说完内容.你是说,要使反射光尽量少(透过的光尽量多)吧,问增透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增透膜有两个表面,入射光在第一表面有部分光直接反射,剩余的光折射到第二表面时,又有部分光反射回来并经第一表面透出

某同学作了一架简易照相机,镜头是一个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在折价照相机中,胶片应该放在距镜头

因为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制成的,所以u>2f,所以10>2f,所以5>f,所以选A

在玻璃(折射率n3=1.60)表面镀一层MgF2(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根据薄膜干涉的原理计算,为了使波

两个表面的反射都有半波损,结果不用考虑半波损,2*n2*e=500/2,所以e=500/(4*n2)=90.6nm

在镜头上一表示口径的符号怎么读

phai就和Hifi去掉hi的发音一样

为了减少玻璃表面光的反射损失,在玻璃表面涂上一层折射率为n=5/4的增透膜,设入射光为波长

设入射光为波长为λ,增透膜厚度为λ/5.因为这种光在增透膜中波长为λ/n,增透膜厚度为其在增透膜中波长的1/4,所以增透膜厚度为λ/5

一平面单色光波垂直照射在厚度均匀的薄膜上,薄膜覆盖在玻璃上,光波波长为500cm,薄膜折射率1.30,玻璃折射率1.50

光波波长有500cm?反射有2束,一是从薄膜上表面反射,一是从薄膜下表面反射(等于从玻璃表面反射),不管薄膜的折射率如何,这2束反射光平行离开薄膜.薄膜的下表面入射光与反射光有夹角,波的振幅不能完全抵

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

设折射角为α,玻璃砖的厚度为h,由折射定律n=sinθ/sinα,且n=c/v,在玻璃砖中的时间为t=h/vcosα,联立解得t2∝n^4/(n^2-sinθ^2),红光频率较小,θ为零时,t1<t2

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

这个简单,n1>n2>n3,上表面有半波损,下表面有半波损,所以光程之差不用考虑半波损.光程差就是2*e*n2相位差就是2*e*n2/λ*2PI

为了减少光在透镜表面的损失,可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用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为了使波长

选择B四分之一波长光经过两介质的交界面会反射和折射,增透膜的基本原理是:在膜的两个表面产生的反射光发生干涉减弱,达到目的所以增透膜的厚度是四分之一波长(光程差0.5波长),理论上是光程差0.5波长奇数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一折射率为1.5表面附有一层折射率为1.32油膜,今用一波长连续可调的单色光束垂直照射油面.当波长为48

光束在两个表面反射都会有半波损失(由光疏介质向光密介质传播时的反射光),所以相消干涉出现在光程差为λ/2的奇数倍时,前两个式子,左边表示两反射光的光程差,右边分别表示第k阶和第k-1阶(因为波长连续变

已知一照相机镜头焦距为7cm,则该照相机的暗箱L应在,用它拍照时,人距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

该照相机的暗箱L应大于7cm用它拍照时,人距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14cm(2倍焦距)

一块厚度为d,折射率为n的透明玻璃板的前表面透光,后表面镀银而成为一平面镜.

不知你所说的“像到了平面镜另一侧”是什么意思,大概画了一个光路图如图,可以结合视深公式 h视=h/n 得出 光线l1与l2 交于镜面后方 d/n&nb

为了减少光在透镜表面的损失,可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用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

厚度=1/4(波长/n)的奇数倍,最小值=1/4(波长/n)=0.552um/4/1.38=0.1um=1*10-7m波长/n是该光在这种材料中的波长,n是折射率厚度是该光在这种材料中1/4波长的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