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的反膨胀性质解释冬天鱼为社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00:44:06
水为什么有反膨胀现象

反膨胀:水在0℃—4℃之间具有反膨胀特性.4℃时,密度最大(1.00g/cm3);冷到0℃结成的冰,密度反而减小(0.92g/cm3)也就是说热缩(指4℃)冷涨(指0℃)原因: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由于

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1,扩散体系:糖块中的分子逐渐扩散到水中,水变成了糖溶液;2,化学性质由分子结构决定: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组成的分子并没有改变,因此化学性质也不变;3,蜡烛中含有碳,因此蜡烛的燃烧符合碳燃烧的性质.

为什么冬天鱼不会冻死,和水的反膨胀现象和密度有关系吗

冬天鱼不会冻死:是因为冬天水底下的温度大约在4℃,没结冰,呀,(因为4℃的水的密度最大),与反膨胀现象无关.你是初二的吧,我在教初二的科学的.

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1)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隙增大,宏观上就反映为酒精体积增大,所以细管内液柱上升(2)液体、固体的分子间距离较近,分子间作用力很大,而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几乎没有,而且分子间距离很远,气体的密度大约为固体

请你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解释冬天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的道理.

在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也就是说相同质量,水携带的热量最多

北方的冬天,汽车的水箱加满水过夜,水箱会膨胀而损坏是什么原因?

水凝结成冰之后体积会增大所以把加满水后夜里水凝结成冰,体积增大把水箱撑坏了

济南的冬天中:“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的“响亮\”求解释

指天非常晴,阳光十分强烈.“响\”有“非常\”、“十分\”的意味.

水的反膨胀和冬天结冰的河面下的水却不结冰的关系

在0到4度之间,落合分子与水融合落合分子体积变大使水的体积也变大.至于关于密度体积我不懂你在说什么如过是说水上8年物理书上找.

我有一点想不通:冬天河水从上面开始结冰,由于水的反膨胀现象,那么冰下水的体积应该变大,那么河就会因膨胀而破裂.我不知道我

我认为你想得很对正如冬天很多铁水管因里面水结成冰而破裂一样但是河里面的水很难全部结冰就算全结冰也会是上层冰略微向上凸起吧

怎样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水的反常膨胀及其微观解释在一般情况下,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热胀冷缩”现象.然而水在由0℃温度升高时,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人们通过实验得到了P-t曲线,即水

如何利用水的反常膨胀

做炸药.将水在一个铁容器中灌满,拧上盖子(最好是铁制的)再将它放进液态氮中,马上离开.水会把铁质的容器撑破,威力相当大啦.电视上有真实的试验播放过...

为谁么冬天的鱼不会冻死?详细解释

因为在河水下面温度比水面的温度高一些.冬天鱼不怎么进食,属于半休眠状态.

初中物理,水的反膨胀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请给解释解释,谢谢

一般物质是温度越低体积越小,从而密度越大,而水分子间存在氢键,这是一种特定物质中才会有的分子间引力,温度下降时,水分子间距离减小,达到氢键的作用范围,因此水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排列就会规则起来,这就使得

请帮助通俗地解释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 水的反常膨胀:4℃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大.1.水的反常膨胀的定义:4℃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

(1)如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热胀冷缩现象(分别解释正常状态和水的反膨胀)

(1)温度升高时,分子势能增大,分子间距增大,宏观表现为体积膨胀;反之,温度降低时,表现为体积缩小.(2)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平衡态.

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1)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汽油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油罐周围的空气中,遇到明火时易发生爆炸.所以.在离开油罐一定距离内仍要“严禁烟火”;(2)液氧和氧气的状态不同,但都是由同种的氧分子构成,同种物质的分子

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利用水的气化吸热,

是不是水凝固成冰放热,保持室温,防止菜被冻坏呀

什么是水的反常膨胀的性质?

水的反常膨胀的性质: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在4℃以上时,水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3.98℃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0℃的冰和4℃时水的体积相比,大约胀大了11%.水结冰时的反常膨胀会使水缸冻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