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氢氧化锂是否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3:03:56
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

被小弟看到你有福了,针怜粟胰  啊·

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要点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步骤为:①“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拆”: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分子式表示.微溶的强电解质应看其是否主要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律总结

一、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

在书写化学离子方程式时是否拆解电解质

弱电解质不拆,强电解质拆开写

为什么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弱电解质不要拆成离子形式

因为是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所以不拆再问:可是也电离出了一部分不是吗再答:对啊再答:但是只有完全电离才能拆开啊再问:可是其中有一部分已经是离子了呀再答:嗯(⊙_⊙),但存在分子形态的再问:那么,请问,

定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不拆的:所有的气体、单质、氧化物、沉淀、弱酸、弱碱关于有关量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记住应以少量的为标准来定过量的

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

先写化学反应方程,然后把能写成离子的写成离子型,不要把生成物的固体写成离子,然后消去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标注气体固体符号,完成

过氧化钠、氧化钠等活泼金属氧化物或过氧化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是否需拆开?为什么?

都不拆规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强酸、强碱和易溶性的盐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和水等)、易挥发性的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不能写成离子形式,要写化学式.2.微溶物

关于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

反应物和生成物里有同样的物质,如Fe+2H++2cl-=2cl-+H2+Fe2+把右边的氯离子移到左边,就变成Fe+2H++2cl--2cl-=H2+Fe2+,所以自然要把相同且系数相同的物质消掉如果

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是什么

1.主观臆断,不符合客观事实如: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写成:Na+Cu2+=Cu+2Na+应先考虑:2Na+2H2O=2NaOH+H2↑钠与水反应生成的OH-再与Cu2+反应生成Cu(OH)2沉淀,所以应

离子方程式应如何书写?

原来那些都是从网上找的,你觉得多我就用自己的话讲吧:离子方程式就是把化学方程式拆开,把不反应的离子、物质删掉的方程式.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先要弄懂反应物的状况.比如: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反应,如果是澄清的

高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求书写

等会写完再问:好的再问:多谢哈哈再答:1,2OH-+CO2=CO32-+H2O2.OH-+CO2=HCO3-3.2Fe3++2HI===2Fe2++I2+2H+4.ClO-+SO2+H2O=2H++S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否需要写上发生条件

通常不用写绝大多数离子反应方程式上没写条件,不是因为离子方程式不用写条件,是因为这些反应没有条件.因为其是表示一类物质的反应.而这一类物质不一定都要条件.或者条件不同如果非要的话,以下这个可以算一个N

高中化学离子书写方程式

HCO3-是弱酸根,不能拆开.HCO3-、HSO3-、H2PO4-、HPO42-都是弱酸根,不能拆开.HSO4-在水中是完全电离的,强酸根离子.这个是需要记忆的.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规则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常见错误1.主观臆断,不符合客观事实如: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写成:Na+Cu2+=Cu+2Na+应先考虑:2Na+2H2O=2NaOH+H2↑钠与水反应生成的OH-再与Cu2+反应生成C

过氧化钠、氧化钠等活泼金属氧化物或过氧化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是否需拆开?

不需要,金属氧化物不应该拆开规定不需要解释都不溶于水怎么拆开

离子方程式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正误的方法一、高考展望: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正误是历年高考中必考的试题之一.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重点考查客观性原理、等电性原理、书写规则和规范原则.不过,也要注意反应物的

离子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离子方程式:只有在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的离子反应,才写出离子方程式.注意事项:1.分清用分子式表示的物质范围:单质、氧化物、难溶物、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气体.2.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范

同种物质的离子的比例要正确难溶,弱电解质不拆开不参加反应,即没有电子转移也不会沉淀,或生成气体,也不会生成弱电解质的离子不写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

有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合并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转变为离子方程式6Na+6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