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本实验中CU2 却能将I-离子氧化成I2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3:02:01
未知混合溶液中存有Ag+ Cu2+ Al3+ Fe3+ Ba2+,请设计实验分离鉴定

加入Na2S,Ba2+用硫酸钠鉴别(排除Ag+后)

提取碘的实验中为何先分液后蒸馏

碘易升华,若蒸馏碘水,则碘和水一起恢发,无法分离在有机溶剂中蒸馏,以为其沸点低,所以可得纯碘

溶液中含有NH4+、Cu2+、Co3+、SO42-、I-,这一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不合理.不能共存.Cu2+、Co32-发生双水解.Cu2+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2+被还原为+1价,并有I2生成反应方程式为2Cu2++4I-=2CuI↓+I2

微生物实验中为何要进行无菌操作?

空气中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细菌,实验中如果不注意,空气中细菌落入培养皿,杂菌会影响实验效果.我们有次实验没有注意无菌操作,结果长了一些毫不相干的菌落,造成实验误差.

zncl2 nh4cl 溶液中除cu2+

选择Zn1.NaOH引入OH-杂质且Zn会和OH-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或者锌酸盐2.NH3·H20Cu2+溶于氨水生成四氨合铜络离子起不到除杂效果4.引入Fe2+杂质且会有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沉淀

量子力学中为何西格玛i|i>=|A>?

因为|i>是一套完备的正交归一的态矢量.由完备性的定义可得此式.再问:本征矢是啥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何大小烧杯放置时杯口要相平?

相平的话等会了往上一盖,那就密封了,没什么空隙,防止热量的散失,影响实验测定

已知某溶液中只含有Cu2+、Na+、Cl-、SO 2−4这四种离子(不考虑水电离),Cu2+、SO 

溶液中电荷守恒,也就是说所有正电的总数应该等于所有负电的总数,即:Na++2Cu2+=Cl-+2SO42-(乘的系数就是它的电荷数),设钠离子个数为x,所以1×x+2×1=1×2+2×1,解得x=2,

zns白色沉淀中加入cu2+现象、反应方程、解释实验现象

白色沉淀溶解,产生黑色沉淀,溶液的蓝色逐渐褪去.ZnS+Cu2+=Zn2++CuSZnS溶于酸性溶液的,而Cu2+水解显酸性.另外CuS为极难溶的沉淀(需要浓硝酸才能将其因氧化而溶解,所以有特殊反应:

实验前测知某溶液中含有K+,Cu2+,SO42-,Cl-,且Cu2+,k+,SO42-的个数比为3;4;5,则SO4 2

解这道题的思路就是正负电子的和为零,因为溶液是呈中性的嘛.根据题干,可以得到正价是由K+,Cu2+提供,负价是由SO42-,Cl-提供,且3Cu2+,4k+,则总的为3*2+4*1=10,负的为5*2

Cu2(OH)CO3,中Cu的化合价

化学式写错了.应该是Cu2(OH)2CO3Cu的化合价+2价

鉴定蛋白质实验中鸡蛋清为何要稀释

浓度太大,黏性太强,溶液不容易混合.浓度太大,蛋白质变性加剧,可能会出现变性沉淀

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实验中,若滤纸未经氨熏,则看到滤纸表面

滤纸经过氨熏的方程式Fe3++3NH3・H2O==Fe(OH)3↓+3NH4+Cu2++4NH3・H2O==Cu(NH3)42++4H2O如果没有氨熏,那么三价铁离子和二价

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中为何使用的是金箔?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为何使用的是金箔?方颖(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315500)在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的一课中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是用射线打击金箔,课后有学生问到“为何卢瑟福选择用金箔?是否

第一个实验中,为何要将自来水酸化,

解题思路: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检验解题过程:因为酸化可以防止其他离子的干扰。比如碳酸根离子。碳酸银是白色沉淀,但可溶解于酸。而氯化银沉淀不溶解于酸。最终答案:略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为何不用叶肉细胞做实验

这个实验用甲基绿(染DNA)和吡罗红(染RNA)一起染细胞核中只有DNA(被染成红色)RNA分布在细胞质当中(被染成绿色)但是叶肉细胞本身就是绿的,不好观察,而且叶肉都不是单层细胞,需要切片,费时费力

牛顿环实验中为何离中心越远环的宽度越窄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牛顿环,通俗的讲,牛顿环就是两种或以上不同方面的光线相交而产生的一种光的干涉现象.“牛顿环”并不是牛顿第一个发现的(正如牛顿不是第一个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一样--万有引力),但这不重要

Cu2+能氧化I+生成I2吗

Cu2+能与I-反应生成I2,自己被还原成CuI2Cu2++4I-=2CuI↓+I2↓这是分析化学中的著名定量反应.